1 / 12
文档名称:

中医舌诊.pdf

格式:pdf   大小:1,37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舌诊.pdf

上传人:2210620458 2022/8/25 文件大小:1.3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舌诊.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中医舌诊
,多属热炽伤津,可见外感热病,或阴虚火旺,常见于内伤杂病。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或为寒
湿内阻。

黑 一般来讲,所主病证无论寒热,多属重。苔色越黑,病危 情越重。如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为热极津枯;苔黑而燥见于舌中者,是肠燥屎结或胃将

败坏之兆,见于舌根部,是下焦热甚,见于舌尖者,是心火自焚;苔黑而滑润,舌质淡白,为阴寒内盛,水湿不化;苔黑而粘腻,为痰湿内阻。
薄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
厚 多为病邪入里,或胃肠积滞,病情较重。厚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
少 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
无 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
剥落 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舌根 无论苔之厚薄,若紧贴舌面,似从舌里生出者是为有根苔,又叫真苔;若苔不着实,似浮涂舌上,刮之即去,非如舌上生出者,称为无根苔,又叫假苔。有根苔表示病邪
虽盛,但胃气未衰;无根苔表示胃气已衰。
腻 腻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 腐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常见于痰浊、食积,且有胃肠郁热之证
滑 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是有湿有寒的反映,多见于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之证
燥 望之干枯,扪之无津,为燥苔,由于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于热盛伤津、阴液不足;阳虚水不化津;燥气伤肺等证。 舌象与主证表(2):
舌象 气虚 阳虚 血 虚 阴虚 寒 热 燥 水湿 气滞 痰积 血瘀 食滞 风
(津液)


色 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