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继电器使用总结.pdf

格式:pdf   大小:47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继电器使用总结.pdf

上传人:3144187108 2022/8/25 文件大小:4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继电器使用总结.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继电器使用总结
前些日子用电磁式继电器出现了问题,本来已经发往国外的板子又得重新递回
来重做,过了一段很郁闷的日子,今天又把板子发出去了,尽管还是不能百分百的
确保没有问题,但毕竟能告一段落了,正好有时间可以整理一下思路。
圈中的电磁能通过触点间燃弧消耗掉,这将导致触点烧蚀,金属转移、沾结。采
用RC网络、二极管,压敏电阻等触点保护装置可减少触点的烧蚀 。
容性负载----容性电路的充电电流可能非常大,开始时,电容器类似短路,其
电流仅受线路电阻的限制。有时,用户并未意识到其负载是容性的,实际上,长的
传输线、消除磁干扰的滤波器、电源等都是强容性的。串联限流电阻,可以减接少
通瞬间的浪涌电流。
直流负载----直流负载比交流负载难断开,因为电压不过零,触点开断瞬间,
即产生电弧,且由于外加电压持续保持,只有电弧被拉长,不能自持而熄灭。电弧
热能会使触点严重烧损。直流负载继电器触点间隙应设计大些。灭弧措施也经常被
采用。
低电平----低电平一般指开路电压为10~100mV;触点转换电流为微安级到
10mA 。由于吸附在触点表面的有机物、化合物,难以在转换负载时消除,导致触点
接触电阻大而不稳定,触点压降递增。 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选择软化电压低的触点
材料;表面镀1到3u的金。从工艺上保证触点表面洁净;控制继电器内部有害气体的
含量。但继电器成本将大幅度上升。
5 电磁继电器产生电磁干扰的原理剖析:
电磁继电器的电磁干扰主要来自其线圈中突变磁场和触点断合瞬间产生的电弧。
这些干扰的电磁波频率约为011~1000MHz , 因而其干扰的频带是很宽的, 其场强
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在100MHz 以下主要是垂直极化) ,场强、与频率基本呈正态
分布。其干扰脉冲的峰值幅度与继电器的结构类型、正常工作的负载、电压和电流
的大小, 继电器的老化和磨损等因素有关。电磁继电器的电磁系统是由一个或若干个线圈及铁芯、磁轭、衔铁等构成, 线
圈有串联、并联、混联等形式。线圈的电感与分布电容比较大。分布电容在线圈通
断电流时, 使线圈有效地短路, 这样, 当通过线圈的电流通路被切断时, 线圈周围
的磁场突然消失, 线圈上则会产生具有陡峭波前的高达数百伏, 甚至上千伏的“感
性冲击”瞬态浪涌电压, 它是在电流通路断开的3μs 内, 产生的约电源电压100倍
的瞬态过电压, 然后按线圈电感、分布电容和电阻所决定的速率下降到零。这种脉
冲过电压能产生极大的能量泄放, 它会窜入控制回路, 对系统中其它电子装置产生
相当大的电能冲击和激励, 干扰系统中其它电子装置的正常工作, 会导致设备、系
统的基本计算和逻辑判断出错。这种瞬态浪涌电压的变化与负载的性质、大小、电
源电压以及线圈的阻抗有关。在继电器的接触系统中, 当触点的闭合或断开的瞬间,
触点间将会产生电弧, 形成陡峭的浪涌冲击电压, 从而能激励其线圈回路、磁路(场)
的振荡, 该振荡形成的幅射干扰或通过电源线将干扰传导到系统中别的电路中去这
些干扰电磁波包含着很高的频率成份, 存在于很宽的频段内, 并且有任意类型的极
化波状态, 另外, 由于接触簧片在触点接触或断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