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件
第1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实验一 单调谐放大电路
一 实验目的--通频带与选择性=。
(5).改变谐振回路电阻,即R分别为2KΩ,470Ω时,重复上述测试,。比较通频带情况。
第10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实验一 单调谐放大电路
五、实验报告要求
。
,计算直流工作点,与实验实测结果比较。
、设备及名称、型号。
,并画出幅频特性。
单调谐回路接不同回路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和通频带,整理并分析原因。
(放大倍数下降1dB的折弯点V0定义为放大器动态范围),讨论IC对动态范围的影响。
第11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实验二 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
一、实验目的
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从而掌握非线性器件二极管折线近似特性等进行非线性变换
第12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实验二 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
二、实验原理
从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上看 , 二者主要的差别在波形的峰值附近 , 其余部分都很相似 . 因此只要设法将三角波的幅度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段衰减 , 就能将其转换为近似正弦波 . 见图 2-1 所示 .
2-1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原理示意图
2-2 二极管三角波→正弦波变压器
第13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实验二 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
二、实验原理
用二极管将三角波近似转换为正弦波的实验电路见图2-2 。图中 , R4 ~ R7,D1 ~ D3 负责波形的正半周, R8 ~ R11,D4 ~ D6 负责波形的的下半周, R2 和 R3 为正负半周共用电阻, R1 对输入的三角波进行降压。在波形变换的过程中 , 由于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加上输入函数的时间关联性 , 不同时刻二极管上所承受的电压是不同的。
第14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实验二 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
三、实验内容
、±5V电源,测得A、B、C、D、E、F各点的分压电压。选择函数波发生器输出的波形为三角波,频率调至2KHz,VP-P调至8V,然后接入电路IN端,观察记录OUT输出波形。
、R11电阻,(即:R4=R11=2K、R4=R11=5K1),观察记录波形,测各点分压电压,,分析原因。
四、实验报告要求
,画出波形图。
。
第15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实验二 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
四、实验报告要求
,画出波形图。
。
第16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掌握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电路设计及电参数计算。
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IEQ对振荡器起振及振荡的影响。
第17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二、实验原理
三点式振荡器是指LC回路的三个端点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连接而成的电路,如图3-1(a)所示。图中三个电抗元件X1、X2、X3构成了决定振荡频率的并联谐振回路,同时也构成了正反馈所需的反馈网络。从相位条件看,要构成振荡器,必须满足:
(1)极相连的两个电抗X1、X2性质相同。
(2)X1与X2、X3的电抗性质相反。
三点式振荡器有两种基本结构,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如图3-1(b)所示;电感反馈振荡器,电路如图3-1(c)所示。
第18页,共50页,2022年,5月20日,1点17分,星期五
X1
X2
X3
(a)
C1
C2
L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