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基础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2,44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础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2/8/26 文件大小:2.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础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础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C1-5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的钢筋宜留3mm,以扎链接。
:钢筋的接头设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跨内,一根钢筋上最多设置一个
接头,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
接头的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均宜相互错开。
框架柱竖向钢筋直螺纹接头严禁设置在箍筋加密区内,同一平面内竖向钢筋接头按50%错开不小于35d(d为柱主筋)。接头位置见11G101-1第57、58页。
剪力墙竖向钢筋(包括暗柱)直螺纹接头,同一平面内竖向钢筋接头按50%错开不小于35d(d为主筋)。接头位置见11G101-1第70~73页。
基础梁通长筋的接头:要求上铁在支座中,下铁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且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数不超过50%,且基础梁上进全部贯通。
基础底板中通长筋的接头要求:上铁在支座中,下铁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且同一连接区段接头数不超过50%。
框架梁纵筋接头位置:上铁接头设置在跨中的1/3范围内,下铁接头设置在靠支座1/3范围内,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d。


底板及地梁钢筋绑扎程序:(最终次序应按设计要求为准)测量定位放线(标明柱、暗柱、墙、框架梁和不同断面的位置)→预检→铺集水坑短向钢筋→铺集水坑长向钢筋→铺集水坑构造钢筋→铺底板底层南北向钢筋→铺底板底层东西向钢筋→铺东西向地梁(暗梁)钢筋→搭设钢筋架子及放置马凳支撑→铺底板顶层东西向钢筋→铺底板顶层南北向钢筋→调整钢筋位置→绑扎拉接筋、加强筋→墙体、框架柱插筋→清理、自检、验收。

C1-5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底板、地梁钢筋的链接方法:直径≥16为滚扎直螺纹链接,直径<16为搭接链接;
,如为不同规格,则搭接率为100%,搭接长度为32d。
钢筋排放顺序:底板、暗梁钢筋均按南北向作为主受力方向考虑,东西向钢筋放在内侧。
: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及结构细部线,然后放出底板钢筋间距分档标志线,完成后应进行复核及预检。
,底板钢筋的起步筋距底板边、地梁边距离应为5cm,如有多排平行钢筋起步筋起点位置不同,所有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宜采用八字扣。
,先将梁下排纵筋穿入箍筋,按照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箍筋套入,并与主筋绑扎,再穿入上排纵筋,并与箍筋扎牢,相邻两组箍筋闭口方向应相反。
,伸入墙端内锚固尺寸不得缩短,且在距洞口边50mm起绑扎箍筋
、墙体暗柱插筋下口设置三个定位箍,上口距底板面50mm处设置一箍筋。。

..1钢筋绑扎要求牢固,无漏扣,松扣现象。
、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质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序号
项目
国标允许偏差(mm)
自控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间距
±10
±10
2
受力钢筋排距
±5
±5
交底内容:
3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5
4
箍筋、横向筋焊接网片
间距
±20
±10
网格尺寸
±20
±10
5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4
水平高差
+3,0
+3,0
6
梁、板、受力钢筋搭接锚固长度
入支座、节点搭接
+10,-5
入支座、节点锚固
±5

,模板支设或混凝土浇筑须铺跳板或搭设平台。
(防雷接地除外)
,如有偏位等立即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