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塑料排水板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5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塑料排水板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2/8/26 文件大小:2.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塑料排水板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塑料排水板施工方案
塑料排水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
xx起点在xx与第xx合同段终点顺接,终于xx与第xx合同段顺接,管段塑料排水板布置见下表:
序号
桩号
布置形式
桩长(m)
布置间距(m)
根数
2、原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塑料排水板出厂合格证书及技术性参鉴定书。
3、每批塑料排水板抵运工地后应进行外观检查与验收,同批次生产的塑料排水板,每20万米进行一次抽样检查,单批次数量小于此数额时也应抽检一次;不同批次的塑料排水板应分批次抽验。
4、每盘塑料排水板装机前和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停用。
5、查并记录打设深度、回带长度、回带板根数、补打塑料板数量与补打位置。
6、应检查并记录板位、垂直度和外露长度。
7、记录“接长”板的接板情况、打设位置和数量,一般塑料排水板不允许接长,如确需接长时,接长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
8、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A、常见问题:
(1)、插板施工中,套管为圆形时,距井口一定范围内插孔不宜缩孔;
(2)、提拔导管时发生“跟带”现象;
(3)、桩管进入泥水污染排水板;
(4)、遇到较干硬的粘土层时,进度缓慢。
(5)、定位不准、垂直度偏大。
B、解决方法
(1)、插孔不宜缩孔。一是尽量采用可能细的套管或采用扁状套管;二是用中粗砂填灌插孔,这样就在塑料板的上端形成了砂井与塑料排水板的复合体。
(2)、提拔导管时发生“跟带”现象是经常发生的问题,这与套管端头结构、施工工艺和土层土质有关,其中套管端头结构占主要因素。导管顶部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细小,使得拔管时土层尽可能将排水板夹住。
(3)、泥水进入套管除增加了上拔时的“跟带”现象外,还造成了排水板的污染,因此应经常使用清水清洗导管。
(4)、遇到干硬的粘土层进度缓慢时,可以选用功率较大的液压振动打桩机进行打设,也可以在导管中加入少量的清水,增加润滑,减少摩擦。
(5)、定位不准、垂直度偏大。在放线点位过程中,标识应明显,在插板时,应适当多移动机具,做到垂直偏差≤%。
9、施工注意事项
(1)、按设计分区放边界线后,分别测量板位并作标记,板位偏差不宜大于50mm,且每区段的塑料排水板总量应与设计要求数量相同。
(2)、必须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塑料排水板的打设标高,不得出现深度偏差,,当发生地质情况变化、无法按设计要求打设时,应及时与现场监理人员联系,并取得书面认可后方可变更打设标高。
(3)、打设塑料排水板时严禁出现扭曲、断裂和撕破滤膜等现象。
(4)、打设时回带长度不得超过50mm,且回带的根数不应超过打设总根数的5%,剪断塑料排水板时,砂垫层以上的外露长度应大于200mm。
(5)、及时检查每根板的情况,当验收合格时方可移机,打设下一根,否则需在邻近板位处补打。打设过程中应逐根进行自检,并按要求作好施工记录。
(6)、灌砂及填坑:打设形成的孔洞应用砂回填,不得用土块堵塞。将施工中形成的坑凹填平,填坑时应将排水板扶正。
(7)、插入导管长度必须保证处理深度(插入深度=处理深度+回带长度+砂粒厚度)。拔管带出的泥土及时清理,顶部预留段及时弯折埋设于砂粒层中,使之与砂粒排水层连为一体。
(8)、塑料排水板插好后及时将露在垫层的多余部分切断,要求露出砂面≥20cm,并予以保护,以防因插板机移动、车辆的进出或下雨时受到损坏而降低排水效果。塑料排水板采用滤水膜内平搭接的方法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
10、施工现场堆放的塑料排水板盘带要加以覆盖,放置于洁净干燥处,防止污染和暴露在空气中老化。
11、插入过程中导轨应垂直,钢套管不得弯曲,透水滤套不得被撕破和污染;排水板底部应有可靠的锚固措施,以免拔出套管时将芯板带出,下料时应考虑上拔时的“跟带”长度,“跟带”长度不得超过40cm,否则报废重打。塑料排水板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S=Sd+Sy+Ss+Sh
式中:S 每根排水板的长度(m)
Sd 打设长度(m)
Sy 预备露出地面长度(m)
Ss 蛇形弯曲量(m),%~1%
Sh 板靴挂入量(m)
12、强化质量教育,树立质量第一思想,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质量的好坏与每个职工利益挂勾。
13、主要领导亲自抓质量,并建立健全质量检查制度,做到每道工序自检、监理检查合格后,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隐敝工程检查,要认真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业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并签认方可施工,对不合格部分坚决返工重来。
六、安全保证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