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永久的悔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278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永久的悔课件.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7/28 文件大小:1.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永久的悔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永久的悔
——季羡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子情深的由衷赞颂。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生,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是当代语言学家。
自读课文
把文章划分为三大部分
文章结构
一(1-2)开头设疑,点出“永久的悔”
二(3-9)具体叙事-----引出“永久的悔”。
1.(3-5)概述家庭的具体情况。
2.(6-8)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3.(9)详细叙述母亲的艰苦生活。
三(10-11)思念母亲,扣题、照应永久的悔。
文章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全文以“永久的悔”为主线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回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
这样的结构安排,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是“永久的悔”
这条线索贯穿始终、时隐时现,全文就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
自由读课文,思考:
1、作者悔什么?
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第2段)
子欲养而亲不待(第10段)
作者说的自己“永久的悔”是什么?请找出文中的一个句子。
作者“永久的悔”是:
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