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编号:
2013学年第1学期
速度知觉(有无反馈)
专业年级:应用心理2012级
实验组别:
实验者:李德輝**********
其他成员:
实验时间:
5
实验编号:
2013学年第1学期
速度知觉(有无反馈)
专业年级:应用心理2012级
实验组别:
实验者:李德輝**********
其他成员:
实验时间:
5
摘要本实验采用遮挡范式,通过对速度知觉差别阈限的测量,了解不同速度及有无反馈对速度知觉的影响。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本科二年级的4名学生。被试应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观察屏幕上自左向右移动的亮点,当亮点进入挡板后,其移动速度仍然不变,被试在估计亮点到达终点(右边红线)时按下反应盒上任意键。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个体间在速度知觉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有反馈和无反馈两种情况下速度知觉差异显著。
关键词速度知觉差别阈限遮挡范式
1引言速度知觉反映了每个人对速度感觉的差异。它是工作操作实践和各项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指标。
本实验采用的是遮挡范式,即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离终点一定距离时物体被遮挡,由被试判断何时到达终点。在有反馈的情况下,实验中被试都将被试的估计结果反馈给被试,呈现于屏幕。这样可以分析有反馈对速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2研究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学生4名。
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实验分有反馈与无反馈两部分。
(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速度知觉”。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参数),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可先进行练习实验,也可以直接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2)被试阅读指导语。每次实验黄色亮点由左向右移动,速度分快慢两种(快120像素/秒,慢60像素/秒)。若实验次数默认40次则快慢顺序为快10次;慢20次;快10次(如选80次则再重复一遍)。
亮点距终点1/3处被遮挡。速度知觉差别阈限公式是AE二工丨x—sI/n。公式中Ix—sI为每次测得的绝对误差,x为被试估计时间,s为标准时间,n为实验次数。
(3)实验开始。被试根据两部分不同的实验方式和目的进行实验,
直至做完设定的次数。
(4)实验结束,保存数据(详细数据中负值表示被试未到终点提前按键;正值表示被试超过终点按键)。
5
3结果
实验共有两个自变量,即速度的快慢以及有无反馈,用SPSS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N
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均值的95%置信区间
极小值
极大值
下限
上限
1
40
-
-
-725
575
2
40
-
-
-
-1066
433
3
40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