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附子理中汤挽危救急.doc

格式:doc   大小:1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附子理中汤挽危救急.doc

上传人:gorynich 2022/8/27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附子理中汤挽危救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子理中汤挽危救急
学习辅助网
中医挽危救急,气脱多用人参,阳亡多用附子,代表方剂分别为独参汤和四逆汤。通常认为救急之方多宜药单力纯,配伍过多反有掣肘之嫌,故附子理中汤较少用于阳亡、气脱者。喻嘉言在《寓意草》附子理中汤挽危救急
学习辅助网
中医挽危救急,气脱多用人参,阳亡多用附子,代表方剂分别为独参汤和四逆汤。通常认为救急之方多宜药单力纯,配伍过多反有掣肘之嫌,故附子理中汤较少用于阳亡、气脱者。喻嘉言在《寓意草》中载一案,用独参汤与附子理中汤救治虚脱,可供参考。
“袁继明素有房劳内伤,偶因小感,自煎葱姜汤表汗,因而发热,三日变成疟疾。余诊其脉豁大空虚,且寒不成寒,热不成热,气急神扬,知为元阳衰脱之候。因谓其父曰:令郎光景,窃虑来日疟至,大汗不止,难于救药。倘信吾言,今晚急用人参二两,煎浓汤预服防危。渠父不以为意。次日五鼓时,病者精神便觉恍惚,扣门请救,及觅参至,疟已先发矣~余甚彷徨,恐以人参补住疟邪,虽救急无益也。只得姑俟疟势稍退,方与服之,服时已汗出粘濡,顷之果然大汗不止,昏不知人,口流白沫,灌药难入,直至日暮,白沫转从大孔遗出。余喜曰:白沫下行可无恐矣,但内虚肠滑,独参不能胜任。急以附子理中汤,连进四小剂,方苏能言,但对面谈事不清。门外有探病客至,渠忽先知,家人惊以为祟。余曰:此正神魂之离舍耳~吾以独参及附子理中驷马之力追之,尚在半返未返之界,以故能知宅外之事。再与前药,二剂而安。”
大汗不止,昏不知人,之所以用附子理中汤,关键点在于“内虚肠滑”。从“内虚肠滑”这四字可以体会附子理中汤与独参汤、四逆汤在救急使用时的区别。
上述救急,基于气脱、阳亡,是着眼于正气。倘着眼于邪气,附子理中汤温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