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日行一善”
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县直学校,各乡镇联校、中学,各民办学校:
为深化实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主动推动“学会谦恭待人。详细内容包括生活实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化、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化以及爱国遵守法律、敬重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化。
三、活动范围
全县各中小学校,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学校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活动形式
(一)学校教化
各中小学校要开设“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原则上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开课,按学龄段设置学习内容。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对课程进行再次开发,自行支配时间上课,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在校外完成。
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可参照如下要求进行部署:
1、小学低年级(1-3年级):进行体验式教化。由学校支配课时上课,统一组织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或由家长带领指导学生进行视察体验活动。使学生驾驭最简洁的生活常识与技能。
2、小学高年级(4-6年级):感悟与实践相结合。活动形式以班级组织和家庭组织的自发性爱好活动为主,以家庭、社区和各类社会实践基地为主要场所。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驾驭简洁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初步培育合格公民的意识。
3、初中阶段(7-8年级):开展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形式以学校、班级组织的校外实践活动和家庭组织的自发性爱好活动相结合,以社区和各类社会实践基地为主要场所。通过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有修养、有爱心,爱劳动,珍爱自己的生命,养成遵纪遵守法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家庭教化
1、搭建家校合作平台,为“洒扫应对”活动创建良好氛围。仔细组织家长学校,做好培训工作,明确家长在主题教化实践活动中的职责和任务,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言传身教,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动家庭教化和学校教化的有机结合。
2、开展“日行一孝”、“家庭冠礼”活动。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谢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传承和学习传统“冠礼”的做法,延长在学校实行的成人仪式活动,在家庭实行成人仪式,接受长辈叮嘱、同龄人祝愿,表达自己成人的感谢、感恩之情。
(三)社会教化
1、发挥社区(村委)优势,构建“洒扫应对”社区(村委)大课堂。发挥社区(村委)教化指导委员会作用,加强学校与所在地社区(村委)联动,组织社区(村委)未成年人主动开展绿地认养、楼道小卫士、“当一天社区主任”、卫生监督员、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文艺义演、社区义务劳动、管理社区“爱心超市”等公益活动,传递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