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对跨国汽车供应商扩展战略的研究及应对策略.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跨国汽车供应商扩展战略的研究及应对策略.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8/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跨国汽车供应商扩展战略的研究及应对策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跨国汽车供应商扩展战略的研究及应对策略
[ 摘要] 文章通过对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全球战略、亚洲战略以及在华战略定位及战略调整的剖析研究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对策与出路。
[ 主题词] 零部件汽车跨国公司供应商
1 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变化
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保持着 7%-8% 的年增长率,即市场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 4000 亿美元规模,预计增长到 2010 年的 20000 亿美元的规模。与此同时,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以及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相互关系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技术发展趋势看,汽车零部件工业变化主要体现在系统化、模块化、电子化技术的大量运用;从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相互关系来看,主要体现在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相互独立的趋势日趋明显;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看,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横向并购盛行。这 3 个方面的相互促动,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整体面貌,也影响了各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扩展战略。
2 跨国汽车供应商战略的剖析
全球战略分析
目前与国内厂商合资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是世界上从事全球化经营活动的大型供应商。在向海外扩张方面,他们的全球化战略有一定的相同点,不外乎采取发展型战略、国际化战略、多国本土化战略和跨国战略等宏观发展战略,其中包括资本扩张,技术渗透,合并重组等模式。
? 当某些较小零部件供应商想通过扩展取代更大的零部件供应商时,利用合并重组就可能成功( 如 Visteon 与 Lear 可能将来会通过合并以取代 Delphi 的地位) 。近 10 年来世界零部件企业的并购此起彼伏,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到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格局,而且更会影响到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战略。
? 许多汽车供应商之间在产品方面是处于竞争关系。但由于环保、节能、安全、智能、电子和车辆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产品生产相同或相似导致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正逐步开放,从而结成战略联盟,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在互动中求生存。
? 由于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整车生产厂家可以采用多家零部件企业的产品,打破了以往单—配套的模式,促进了零部件技术的交流和相互渗透。
? 同类零部件供应商之间互为竞争对手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各零部件供应商会努力创造其它供应商无法效仿的战略( 例如核心技术) ;有实力的供应商会尽量创造出更严格的“游戏规则”,控制零部件技术所需的标准制导权,以此战胜对手并垄断市场。
亚洲战略分析
在台湾、东南亚、韩国建立据点
世界汽车供应商进入亚洲最初以中国台湾、东南亚和韩国为切入点,尤其是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台湾主要采用合资形式进入,或积极进行技术转让。台湾可能象电脑零部件工业那样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基地。通过在亚洲的几个据点的试探性行动,很多世界零部件制造商已经获得了成功,为在亚洲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注东盟发展
东盟是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投资的热点,由于各大汽车制造商在东盟地区的投资不断增多,除了商用车以外,正在重点投资乘用车( 轿车) 市场。因此,一部分善于追随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如 Delphi 、 Visteon 、 Dana 、 TRW 等美国的零部件全球供应商也正式进入东盟,一方面与已经建立了 450 个以上生产据点的日本零部件厂家进行竞争,另一方面,也在探索各种战略合作。世界零部件供应商对东盟显著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关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看好印度和中国市场
印度和中国是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继上述地区之后发掘的又一投资“新大陆”。印度拥有众多的人口,贫富差距巨大,但目前正处在中产阶级逐步壮大的阶段,大众化汽车市场的征兆出现了,所以自然引起了大量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注目。
中国以其市场容量、经济增长速度、投资环境等一系列原因被国外的汽车界一直认为是本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绝大多数的世界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很重视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制订了长期的发展战略。他们在中国入世之前,就已经在华建立了强大的扩展据点。现在更以中国加入
WTO 为新战略的开始,对在中国的事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整合。
在华战略分析
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华投资经历了观望、试探、停滞、追随和大规模系统化 5 个阶段。又由于中国经济环境的波动和供应商自身战略的调整,其在华投资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基本处于观望和试探阶段。多数在华投资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实还没有对在华投资制订明确而系统的战略,观望和试探本身就意味随时有可能撤资或放弃在华投资。因而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