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盐城路名由来.doc

格式:doc   大小:1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盐城路名由来.doc

上传人:gorynich 2022/8/29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盐城路名由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盐城路名由来
盐城市区地名由来
亭湖 因昔有亭湖初级中学儿得名。1924年由宋泽夫创办。校址原在宋村,1930年为避匪乱迁至城内,校址在箭道巷内。
文峰 因昔有文峰阁而得名。明崇祯二年(1629)知县陈其奎、教谕秦四德建,清康熙三盐城路名由来
盐城市区地名由来
亭湖 因昔有亭湖初级中学儿得名。1924年由宋泽夫创办。校址原在宋村,1930年为避匪乱迁至城内,校址在箭道巷内。
文峰 因昔有文峰阁而得名。明崇祯二年(1629)知县陈其奎、教谕秦四德建,清康熙三年(1664)毁于飓风,雍正十二年(1734)知县卫哲治重建。曾为盐城一壮丽之观。
新街 旧时,此处居民以打蒲合营生,曾名蒲合街。1934年开辟新西门,更名为新街,相沿至今。
纯化街 明代称淳化街,以时境内为人朴实、淳厚之意而名。曾名东风路,1981年更今名。
儒学街 因境内曾有孔庙而得名。该庙建于何时无考。明嘉靖年间即有,由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棂星门、角门、宰牲房、神库、神橱、跃龙池等建筑组成,并有圣制碑三座。
亮月街 清初,盐城游击营营署设此,因其大门迎壁上有像似月亮的图案,故名。
水街 旧时,此处有一水码头,担水者多,街道常年潮湿,故而得名。又称八卦阵。
曹家巷 曾有大户人家曹姓居住,故名。曾名曹家角、亭子巷。
粥厂巷 相传清乾隆年间,连续两年灾荒,饥民涌进城内,曾在此设厂施粥,故名。又因巷头雕有花卉、人物图案,亦称花墙巷。曾名向阳巷,1981年复更今名。
东城根巷 因位于旧城墙东墙角而得名。曾名红卫巷,1981年更今名。
板桥巷 因昔有板桥而得名。南称南板桥巷,曾名杨家巷。北称北板桥巷,曾名守府巷、守府街、十字街。
八字巷 以昔有八字河而得名
大寺巷 以昔有永宁寺而得名。永宁寺,唐武德三年(620)建,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建,后又于隆庆三年(1569)、万历十年(1582)重修。因原永宁寺早已不在,1978年更名光明巷。
新建巷 昔有始建于宋嘉定十三年(1220)的城隍庙,取名城隍街,1978年更今名。
集仙巷 因昔有集仙堂而得名。此庙宇明代即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