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198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9 2017/7/30 文件大小:1.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十三五”时期东莞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是东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症之策。
为指导东莞未来五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本规划现代服务业是指:适应现代需求,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上的服务产业,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应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高水平崛起为目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的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呈现出内部结构逐步改善、服务功能不断趋强、业态日益多样的趋势,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主要动力,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基础
服务业的规模和占比不断扩大。截止2015年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绝对量和占生产总值比重均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从规模来看,,“十二五”%。从占比来看,2015年,%,,,服务业已成为我市经济体系中的第一大产业。
服务业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技术含量提升,多元化的服务业态持续向好。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电子商务业交易额达3390亿元,快递业务收入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物流业社会物流总额超15000亿元。,。环保产业产值达750亿元,形成约130亿元的技术服务需求。科技服务业有企业研发机构229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85家
,省级创新团队26个。会展业举办展览规模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共60场。。传统服务业质态不断提升,2015年,,。
服务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载体和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领域。服务业载体建设成效明显,形成了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城众创金融街、东莞港现代物流集聚区等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集聚区。常平科技创新中心、南城国际商务区和高盛科技园、松山湖高新区综合性生产服务业集聚区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方物流电商综合项目、东莞港普洛斯现代物流园、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区域合作初见成效。“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莞港澳台合作、深莞惠合作、穗莞战略合作等区域合作中取得重要成果。在CEPA框架下,内地对香港41项扩大开放政策在广东先行先试,莞港两地在金融、物流、文化、贸易、旅游和职业培训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拓展;依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我市与珠江东岸各城市共同推动了多项服务业合作项目:制度设计7项、产业合作12项、环境保护20项、民生领域23项、交通运输及基础设施建设39项;我市出台了《推动莞台金融合作实施方案》,
推动台湾玉山银行东莞分行、彰化银行东莞分行相继开业;我市与科研院校合作设立生产性服务研发机构成效显著,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合作建立了32个新型研发机构,为对接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良好平台。
服务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等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2014年3月,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以来,企业登记门槛进一步降低,促使服务业市场主体加速增长,截止2015年底,我市累计登记第三产业市场主体527569户,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