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声与隔振
一般规定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消声与隔振设计计算,应根据工艺和使用的要求、噪声和振动的大小及、频率特性及其传播方式确定。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噪声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噪声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振动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振动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设置风系统管道理布置时,消声处理后的风管,不宜穿过高噪声的房间;噪声高的风管,不宜穿过噪声要求低的房间,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隔声处理。
有消声要求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
风管内的风速(m/s)
室内允许噪声级dB(A)
主管风速
支管风速
25~35
3~4
≤2
35~50
4~7
2~3
50~65
6~9
3~5
65~85
8~12
5~8
注: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通风、空调与制冷机房等的位置,不宜靠近声环境要求较高的房间;当必须靠近时,应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
暴露在室外的设备,当其噪声达不到环境噪声标准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消声与隔声
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噪声源的声功率级,应依据产品资料的实测数值。
气流通过直风管、弯头、三通、变径管、阀门和送回风口等部件产生的再生噪声声功率级与噪声自然衰减量,应分别按各倍频带中心频率通过计算确定。
注:对于直风管,当风速小于5m/s时,可不计算气流再生噪声;风速大于8m/s时,可不计算噪声自然衰减量。
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噪声标准时,应设置消声设备或采取其它消声措施。系统所需的消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
选择消声设备时,应根据系统所需消声量、噪声源频率特性和消声设备的声学性能及空气动力特性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消声设备的布置应考虑风管内气流对消声能力的影响。消声设备与机房隔墙间的风管应具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管道穿过机房围护结构处的四周的缝隙,应使用具备隔声能力的弹性材料填充密实。
隔振
当通风、空调、制冷装置以及水泵等设备的振动靠自然衰减不能达标到允许程度时,应设置隔振器或采取其它隔振措施。
对本身不带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当其转速小于或等于1500r/min时,宜选用弹簧隔振器;转速大于1500r/min时,根据环境要需求和设备振动的大小,亦可选用橡胶等弹性材料的隔振垫块或橡胶隔振器。
选择弹簧隔振器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设备的运转频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