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企业应收账款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应收账款分析.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22/8/2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应收账款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企业应收账款分析
摘要:就企业应收账款进展详细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原因;问题;对策;企业应收账款很少存在坏账,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原来的供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缺少应有的应变能力,遗留了大量的应收账款,相当局部形成死账呆账。二是经济法制建立相对滞后。欠债不还现象蔓延,打赢官司也无法收回的事司空见惯。三是缺乏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调查,缺乏一套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等等。
3 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应收账款不按时进展对账清理,应收账款的金额居高不下、规模过大。有些企业不能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给催款、清理带来了困难。有的单位和个人甚至乘机把账款收回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搞私分滥发,中饱私囊。企业既不考虑赊销资金的时间价值,也不估计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风险,造成应收账款急剧膨胀,甚至形成死账、坏账,其最终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部门之间互相扯皮,催款责任不明。近几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三角债〞问题严重恶化,使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缺乏,究其原因,催款责任不明是使应收账款久拖不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3〕防*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产销主要依赖市场,使经营风险扩大,而目前有些企业的领导长期受方案经济的影响,缺乏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经历,在竞争剧烈的市场中,为了扩大销售,挤占市场,便盲目地采取赊销,无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有可能形成坏账的风险性,造成账面资金来源充足,实际可供调配的资金却极其有限的为难的局面。
〔4〕失职渎职造成大量“呆死账〞,法律意识薄弱,望“应收账款〞兴叹。有些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中,对对方既不做资信调查,也不做可行性研究,给一些不法商人欺诈行骗造成可乘之机,形成大量的呆坏账。购货方到期不按合同、协议归还债务,是一种**违约行为,本应承当违约责任,但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诉讼本钱与效益反差等原因,有些企业尝到了讨债的苦果,宁愿坐视相当一局部应收账款沦为坏账,也不愿低声下气催索欠款或诉诸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望“应收账款〞兴叹,使结算资金逐年上升,资金周转不畅。
〔5〕借重组改制之机,甩“包袱〞造成大量账款无人看管。有的企业借深化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之机,把下属企业的大量应收账款或“呆死账〞集中收上来束之高阁,使上下级单位之间对应收账款没人管、没人问。
〔6〕为“小团体〞的利益,任意核销“呆死账〞。有的企业和单位,对于长期形成的不良账款,不是积极想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催收,而是千方百计想方法动脑筋,找上级领导核销。有的甚至借此时机,多冲销几笔,算单位的盈利发奖金,造成大量资金违规流失。
〔7〕债权、债务双方串通一气,谋求私利。有些单位领导或管理层干部以及业务员、推销员为给自己谋私利,与购货单位或承受劳务单位串通一气,到达个人从中谋私的目的。
4 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的对策

〔1〕确定适当信用标准,慎重选择客户。企业应以信用评估机构、银行、财税部门、消费者协会、工商管理部门等保存的有关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依据,经过加工整理获得客户的信用资料,在此根底上,根据对客户信用资料的分析,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