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体液免疫流程图》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58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液免疫流程图》PPT课件.ppt

上传人:1354793**** 2022/8/30 文件大小:2.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液免疫流程图》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连续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连续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这种抗原呈递,多数是通过细胞表面的直接相互接触来完成的。
2、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
3、效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抗原成为被作用的对象,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例如,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等等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体液免疫
绘制体液免疫概念图
T
B

摄取
处理传递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分泌
增殖分化
特异性结合
1、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和物质有哪些?
2、浆细胞的来源?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B细胞被抗原刺激后直接增殖分化、B细胞被抗原刺激并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
讨论:
体液检测
HORIBA ABX 市场部
叶平
内 容
体液介绍
体液临床检测流程
ABX 仪器具备的相关功能
市场现状分析
新产品资料
血管外体液
包含: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
浆膜腔穿刺液一般包括:
胸水(常见)
腹水(常见)
心包液
滑膜腔液(关节液)
临床实验室功能
临床检测流程
实验室检测工具
临床检测项目
标准样品采集管
临床报告形式
临床意义
临床检测流程
常规检查(手工)查(手工)
外观的评价
相对密度
蛋白定性试验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红细胞计数
临床检测流程
外观评价
透明度
颜色
粘稠度
临床检测流程
相对密度
专用测量密度的容器
临床检测流程
蛋白定性试验
潘氏蛋白试验 脑脊液
Rivalta粘蛋白试验 胸腹水
临床检测流程
细胞计数及分类
白细胞计数:直接计数
红细胞计数:
总细胞计数 – 白细胞计数
细胞分类
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巨嗜细胞
多个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临床检测流程
标准样本采集管:
EDTA K2 用于细胞计数和分类
抗凝管选择:ABX DF/DX 120的选择
临床检测流程
临床报告:胸腹水
临床检测流程
临床报告:脑脊液
临床意义
胸腹水: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性质
漏出液
渗出液
外观
淡黄、浆液性
黄色、血性、脓性等
混浊度
透明或微混
大多混浊
相对比密


Rivalta试验
阴性
阳性
白细胞计数
<100×106/L
>100×106/L
白细胞分类
以淋巴细胞为主
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慢性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可找到病原菌
临床意义
关节液
项目
白细胞
( ×109/L)
中性粒细胞
(%)
Ⅰ类(非炎症性)
<3
<30
Ⅱ类(炎症性)
3~75
>50
Ⅲ类(化脓性)
50~200
>75
Ⅳ类(出血性)
~10
<50
临床意义
脑脊液
白细胞计数(×106/L)
临床意义
>8
可视为异常
10~50
轻度增加
50~100
中度增加
>200
显著增加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
见于病毒性脑膜炎
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增多
见于细菌性脑膜炎
ABX 仪器具备的功能
ABX 机型:
PENTRA DX 120
PENTRA DF 120
简便操作
报告形式
检测试剂
ABX 仪器具备的功能
PEN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