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地暖设计规范(修改版).doc

格式:doc   大小:2,4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暖设计规范(修改版).doc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2/8/30 文件大小:2.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暖设计规范(修改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暖设计规范(修改版)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一:地面构造
 地面构造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差面积比值



附 加 系 数



 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区,分别计算热负荷和进行管线布置。
 敷设加热管或者发热电缆的建筑地面,不应计算地面的传热损失。
 计算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时, 可不考虑高度附加。
分户热计量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应考虑间歇供暖和户间传热等因素。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四:地面辐射散热量的计算
    地面散热量的计算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qf + qd (-1)
  qf=5×10-8[(tpj +273)4-( tfj+273)4] (-2)
qd=(tpj-tn) (-3)
式中 q ——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W/㎡);
     qf —— 单位地面面积辐射传热量(W/㎡);
    qd —— 单位地面面积对流传热量(W/㎡);
   tpj —— 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
tfj —— 室内非加热表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
tn —— 室内计算温度(℃)。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均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加热管为PE-X管或PB管时,单位地面面积散热量及向下传热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
 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 。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式中 qx ——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
Q —— 房间所需的地面散热量(W);
F —— 敷设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地面面积(㎡)。
 确定地面散热量时, 应校核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 ;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它辅助供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
  式中 tpj —— 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
tn —— 室内计算温度(℃);
qx —— 单位地面所需散热量(W/㎡)。
 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层或向土壤的传热损失。
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具及其它地面覆盖物的影响。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五:加热管系统设计
                   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