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睾丸与附睾的微细结构.ppt

格式:ppt   大小:1,81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睾丸与附睾的微细结构.ppt

上传人:相惜 2022/8/30 文件大小:1.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睾丸与附睾的微细结构.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组织学与胚胎学
男性生殖
精选ppt
第十三章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排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和尿道)
促进精子成熟,
组织学与胚胎学
男性生殖
精选ppt
第十三章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排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和尿道)
促进精子成熟,
营养、贮存和运输精子
附属腺(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分泌物形成精液
精选ppt
一、睾丸
睾丸表面覆以浆膜,深部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白膜在睾丸后缘增厚形成睾丸纵隔。纵隔的结缔组织呈放射状伸入睾丸实质,将睾丸实质分为约250个锥形小叶,每个小叶内有1~4条弯曲细长的生精小管,生精小管在近睾丸纵隔处变为短而直的直精小管。直精小管进入睾丸纵隔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生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称睾丸间质。
(一) 一般结构
精选ppt
(二) 睾丸实质——曲精小管
曲精小管上皮由特殊生精上皮组成,包括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上皮外有基膜。基膜外有类肌细胞,有助于精子和液体的排出。

(1)精原细胞:最幼稚。位于基膜上,呈圆形或卵圆形,体积较小,直径12 µm ,胞质染色较浅,核圆形,染色浅。从青春期开始不断分裂,一部分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另一部分继续作为干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8 µm 。位于精原细胞内面,常有数层。特征是处于分裂期,染色体粗大,故核呈丝球状,易辨认。初级精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后,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
精选ppt
(3)次级精母细胞:体积较小,直径约12 µm ,更靠近管腔,核圆形,染色较深。由于其很快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所以在切片上不易找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后,产生2个精子。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连续两次成熟分裂,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精子细胞为单倍体(23,X或23,Y)。
(4) 精子细胞: 位于曲精小管近腔面,数量较多。细胞形态不一致,早期精子细胞较小,直径约8 µm ,细胞圆形,核圆染色深。精子细胞不再分裂,变形为精子。
精选ppt
精 子 形 成
1、核浓缩 2、顶体形成
3、中心体移到顶体对侧,并发出轴丝

精选ppt
(5)精子:形似蝌蚪,全长约60 µm ,分头、尾两部。
尾部长约55um
颈段:中心粒,发出轴
丝,贯穿全长
中段:轴丝,线粒体鞘,
供能
主段:轴丝,纤维鞘
末段:仅有轴丝
头部4~5um,由细胞核和
其前2/3的顶体,为溶酶体。
精选ppt

支持细胞呈不规则的高锥体形,细胞基部附着在基膜上,顶部伸至曲精小管腔面。
光镜下:轮廓不清,核呈椭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
仁明显。
电镜下:细胞侧面和顶部形成许多陷窝,其内各级生精细胞。胞质
内可见丰富的滑面内质网,较多的线粒体、溶酶体、微丝
和微管。相邻支持细胞以侧突形成紧密连接,此连接位于
精原细胞上方,因此精原细胞与其他生精细胞处在不同的
微环境中。
功能 (1)支持、保护和营养各级生精细胞。
(2)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3)吞噬作用
(4)分泌作用 雄激素结合蛋白
精选ppt
(三)睾丸间质
睾丸间质是指位于曲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
间质细胞:胞体大,直径约20µm ,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呈嗜酸性。细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常位于中央,染色较淡,有1~2个核仁。功能为合成与分泌雄激素。
(四)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曲精小管近睾丸纵隔处变为短而直的管道,即直精小管。
管径细,管壁由单层立方或柱状细胞组成。
直精小管进入睾丸纵隔后,管腔变大而不规则,互相吻合成网,称为睾丸网。
精选ppt
二、排精管道
睾丸内: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睾丸外:附睾、输精管、***管和尿道
(一)附睾 分为头、体、尾三部,头部由输出小管组成,
体和尾由附睾管组成。
1、输出小管 管壁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管腔面
波浪状,上皮基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