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古代诗词中梅花意象.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诗词中梅花意象.doc

上传人:书生教育 2022/8/30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诗词中梅花意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单以清雅俊逸的风采使古今诗
人画家为它赞叹,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
精神和坚强意志,向来被人们看作崇敬品行和高洁气质的象征。元朝诗人杨维帧咏之:
“万
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天生下春。

提到梅花不畏寒冷,独步初春的特色,不可以不想起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
:“万木冻
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清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这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
的风韵,并以此寄望自己的意志。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用字虽平庸无奇,却耐人
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奇异情景。
“一枝开”
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 梅花开于百花以前, 是谓“早”;而这“一枝” 又先于众梅, 悄悄“早”开,更显出此梅不一样平常。据《唐才子传》记录,齐己曾以这首诗讨教于郑谷,诗的第二
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 ”
齐己深为钦佩,便将“数枝”改为“一枝” ,并称郑谷为“一字师” 。虽属传说,仍可说明
“一枝”两字是极为出色的一笔。此联描述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
枝缀玉,情景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觉。 “昨夜”二字,又流露出诗人因忽然发现这奇丽情景而产生的欣喜之情;一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白天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天关怀,给读者以激烈感染力。齐己从前曾热情于功名仕进,很有壮心志向。但是科举失败,
不为别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正是这类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 、“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 ,很有点自命不凡的意味。又因其内怀“清香” 、外呈“素艳” ,因此,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孤独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这
首诗语言清润平庸,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寒冷、傲然独立的个
性,创建了一种高远境地,含蕴丰富。
梅花甘于孤独,娇媚脱俗。它不因没有彩蝶环绕而失意,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丧气,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浮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静静绽开
于寒冷之中,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喜和美的享受, 遇到文人墨客的宠爱。 陈亮《浪淘沙 ?梅》一词中有“墙外红尘飞不到,透骨清寒”之句,乃以梅花的高傲自比;辛弃疾喟叹“更无
花态度,全部是雪精神” (《临江仙 ?探梅》)则以梅花冰肌玉骨的仪态自夸;李清照在《玉楼
春?红梅》中以“不知酝藉若干时,但见包藏无穷意”写出了梅花独有的高格:其香若干,虽难测定,其意无穷,却易感知。示意梅花不以浮动于外的飘香来媚俗,来赢得庸人的喝采,而是以包藏于内的深意来警世,来觅取知己的赏识。
元朝诗人王冕在《墨梅》中写到“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将画格、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