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苏轼留侯论-苏轼《留侯论》原文欣赏.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轼留侯论-苏轼《留侯论》原文欣赏.docx

上传人:杏杏铺 2022/8/31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轼留侯论-苏轼《留侯论》原文欣赏.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苏轼留侯论|苏轼《留侯论》原文欣赏

宋仁宗嘉佑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苏轼未赴任,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试前 13 页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










注释
节:节操。
匹夫:普通人。
见辱:受到侮辱。
卒然:突然。卒,通猝。
所挟持者甚大:谓胸怀广阔,志意高远。挟持,指抱负。
子房:张良,字子房。因佐刘邦建立汉朝有功,封留侯。
受书:接受兵书。书,指《太公兵法》。圯上:桥上。老人:指黄石公。《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后老父约见张良于桥上,张良两次迟到,受到老父的责备。第三次张良夜未半即往,老父喜,送他一部书,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语毕,老父即离去。次日张良视其书,才知道是《太公兵法》。
隐君子:隐居的高士。










观其:瞧他。其,指黄石公。
微:略微,隐约。
见:同现。
以为鬼物:因黄石公的事迹较为离奇,语或涉荒诞,故有人认为他是鬼神之类,王充《论衡自然》:或曰张良游泗水之上,遇黄石公,授公书。盖天佐汉诛秦,故命令神石为鬼书授人。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谓秦王残杀成性,以刀锯***,以鼎镬烹人。
夷灭:灭族。
贲、育:孟贲、夏育,古代著名勇士。
无所复施:无法施展本领。
其势未可乘:谓形势有利于秦,还没有可乘之机。
而逞于一击之间:《史记留侯世家》载秦灭韩,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其间不能容发:当中差不了一根毛发。比喻情势危急。
千金之子:富贵人家的子弟。
不死于盗贼:不会死在和贼的拼搏上。
不足以死:不值得因之而死。
伊尹太公之谋:谓安邦定国之谋。伊尹辅佐汤建立商朝。吕尚(即太公望)是周武王的开国大臣。
荆柯聂政之计:谓行刺之下策。荆柯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