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良渚文化去向及与蚩尤关系试考.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良渚文化去向及与蚩尤关系试考.doc

上传人:黛玉文档 2022/8/3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良渚文化去向及与蚩尤关系试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良渚文化去向及与蚩尤关系试考
陆建芳 【摘要】 本文前部分通过对良渚文化继承与迁移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研究,考证了良渚文化去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西到达宁镇地区所以宁镇地区的些遗址,如南京太岗寺句容城头山江宁咎庙、高淳朝墩头遗址,海侵引起的。
关于全新世高海面和6000年以来海平面变化的问题,以前存在两种基本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以R. W. Fairbridge 为代表,认为全新世大西洋期结束时,海平面迅速上升至目前海面之上大约3米,并具有6米的振幅。,认为全新世海平面是连续,上升的,直至今天才逐渐减小,否认全新世存在比现代高的海面。近年来,、力学的发展和相互渗透,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思路与模式。J. G. Clark把地球表面的相对海面划分为六个预测带:I带为冰川区;II带为北美与西北欧冰川区外围;M带为北大西洋中部与太平洋北部;IV带为大西洋中部与北太平洋中部;V带为南部大洋;VI带为冰川区外围以外的所有***边缘。其中,I、M、V、VI四带均存在较现今海面为高的全新世高海面[]。,主要资料来自I带,所以结论不能代表其他区。 从我国的情况看,根据海洋学者对沿海地区的海相层,海南岛的珊瑚礁;渤海湾及莱州湾西岸,苏北与上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两侧等地的贝壳堤,南海及东南沿海的海滩岩,苏北里下河流域、浙江杭嘉湖、宁绍、温瑞平原等地的牡蛎礁及太湖地区泥灰层的研究,现有可靠证据表明:6000年来,至少有四次高海面存在,即距今5200~4900 年、4300年、3800年、2100、1500年。其中前两次分别高出现代海平面1~4米。这就是说,从良渚文化早期至晚期,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海侵。这一点,我们从考古材料中也能看出。
在张陵山和草鞋山的良渚文化层下,崧泽文化层上,分别叠压了1~ ;在梅埝钱山漾、水田畈、许巷、龙滩湖、正仪车站北、果园村的良渚文化层之上,~。
自然条件的变化迫使他们大规模地迁移,这个原因,当是良渚文化迁移的主要原因。
(三)良渚文化迁移的社会原因
包括良渚文化在内的龙山时期,是一个剧烈變化的时期。一方面,许多考古学文化此时产生断层,后继文化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如后红山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到岳石文化,良渚文化到马桥类型。另一方面,原先在空间上呈相对静止状态的考古学文化,此时呈动态。例如河南龙山文化王油访类型南下宁镇地区;良渚文化的因素则在北方频频被发现。因此,在良渚文化的迁移中,我们不能忽视时代的影响。
在《部族与良渚文化》文中,笔者认为良渚文化已经具备了部族的特征,因而其性质应为部族。而在部族之中,由于实行私有制,原先部落和民族赖以维系的血缘关系受到破坏,社会组织之间、地区之间逐渐以地缘关系维系,这就促进了人们对土地的重视。刚从原始社会进化到私有制社会的部族人们,因为主要地依赖土地生活,所以,对土地的占有欲特别强烈。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扩张便成为十分必要的事了。另一方面,由于部族之上存在着一个有力的统治机构,使得整个部族处于一种有效的管理之下。因此,当扩张成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时,这个机构就能调动整个部族。这个特点,使得良渚文化的迁移不同于其他文化的迁移,它可能带有扩张的性质。
(四)迁移的方向和次数
从目前已经发表的材料分析,良渚文化至少经过了两次大的迁移。
第一次是在良渚文化早期,实际上这次迁移从崧泽文化时期就开始了。其迁移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向西到达宁镇地区所以宁镇地区的些遗址,如南京太岗寺句容城头山江宁咎庙、高淳朝墩头遗址,普遍出现崧泽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遗存。迄今为止该地区还没有发现成组的良渚文化中晚期的遗存,这就能说明问题了。另一个方向是向北,如在花厅1987年发掘的M4、M18,部分陶器形制组合显然具有良渚早期特点。花厅选址近年来已发掘过两次,发现了66座墓葬。墓葬表明,良渚文化和大汉口文化中晚期遗存在同一地共存,由于材料尚未全面整理且文化的定性还没有解决,我们无法作进一步的推论,但说它反映了良渚文化北上的事实,恐怕是不成问题的。另外,广东石峡遗址也发现了玉璧、玉琮,这些器物可能隐示有一支良渚人向南迁移。
反映第二次迁移的材料少而零碎,单凭这些材料似乎不能说明存在着第二次迁移。但是,良渚文化确实是在早中期大放光彩之后,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的。除非有瘟疫或战争使良渚部族在太湖地区覆没,否则它们的第二次迁移也是必然存在的。在花厅遗址中出土的一些良渚文化早期器物暗示良渚文化第二次迁移也有向北的可能。另外,陶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