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回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回
水浒传的第三回是《史太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这一回接上回,接着写史进同少华山朱武、陈达、杨春等三个强人成了江湖兄弟之后的故事。
上一回说道,庄客王四赍受史进是小种经略。老种经略怕小种经略在渭州势单力薄,就派鲁达到此做了个提辖。
正因为如此,鲁达在史进叙之原由,通了名姓之后,便一见如故了,鲁达早就知道史进是那路神仙。
鲁达请史进到潘家酒楼一叙,路上遇到史进的启蒙武术老师李忠,正在大街上摆摊卖艺。小气又当心的李忠挡不住鲁达的直率和真诚,也就合作一处,来潘家酒楼。正值三人借酒说得兴奋,隔壁的哭泣声搅得人心烦,经一打听,这又是一件人生不平事,故事原是这样。身在东京汴梁的金老带着妻子和女儿,一家三口来渭州投靠亲友,没有想到人家已去了南京。不幸的是,老伴染病身亡,留下了金老汉和女儿无依无靠。
这渭州城有一霸,叫镇关西郑大官人,是个卖肉的屠夫,见金老汉的女儿有几分姿色,便强娶之为妾,说是以三千贯为价,事实上是一分未付,反而遭到郑大官人的妻子的敲诈,父女二人流落街头,以卖唱为生。鲁达听到此,一是凑钱要这父女离开此地回东京,二是去寻这镇关西报不平,找到后,没想到鲁达将其打死了。惹出人命的鲁达,如丧家之犬,亡命去了。
此一回,主要是说史进和鲁达这二个人。说史进是说他从良民转化为匪的过程。表面看史进落草是年幼无知和性格所造成的,事实上从一个广泛的社会层面告之人们,这个世道,民变为强盗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换了身份的。说鲁达,又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叙说一个”好人“是如何走向为匪之路的。
水浒传一百零八人上山为匪,有一百零八个理由,这不但应了佛教的一百零八个苦恼之说,也说明世道的不公何其多,不公才是这些故事的本源。
鲁达是水浒传中第六个出场的英雄,他的性格特点是正直、果敢、无私。他同史进、李忠一起见证了金老汉的不幸,只有他做到了无私和无畏。史进此时正纠结在为匪的担心之中,而小气的李忠只愿拿三两银子出来接济金老汉也符合他的性格和走江湖的特点,靠卖狗皮膏药度日,也是自身难保,更何况江湖上这种事也是见怪不怪的了。按理,鲁达同镇关西都是小种经略罩着的人,应有所顾忌,但顾忌了就不是鲁达。
说镇关西是一霸,他的靠山是谁,小种经略也。当府尹得知鲁达打死了镇关西,不是先去捉拿鲁达,而是先去请教小种经略这事怎么办,经小种经略明示后,这才吩咐王视察带着公文和公人去捉拿鲁达。而此时,鲁达已逃之夭夭。
看鲁达拳打死镇关西所透出来的更多故事,不行不察啊!
天下大乱,”洪桐县里没好人“。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回
鲁达,在《水浒传》的众多英雄中是一个有着显明特色的人物。
他有超群的武艺和赫赫的军功,又在权位极重的经略府中任提辖。凭这些,他本可以和当时的社会和谐相处,逍遥自由地做个武官。但是,行伍出身的下层人的阶级地位和长期形成的珍贵品行,确定了他偏偏要向黑暗的现实挑战。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直至奔上二龙山落草,是他所走过的生活道路;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征。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的便是他在生活道路上所做的第一个光彩照人的表演。
鲁达长期闯荡江湖,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