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郑伯克段于鄢?练习
一、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厌恶 〔 wù 〕 寤〔 wù 〕生 亟〔 qì 〕请 虢〔 guó 〕叔 祭〔zhài 〕仲 义暱〔nì 〕 廪〔lǐn 〕
A、孟尝君为相数十年〔动词。当,做〕
B、为人所讥〔介词,被〕
C、今做告之,反怒为〔句末语气词〕
D、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因为,为了〕
3、诸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众,各〕
B、公伐诸鄢〔之于〕
C、子闻诸〔之乎〕
4、国
A、国不堪,君将假设之何〔国家〕
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国都〕
5、遗
A、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赠送〕
B、养虎遗患〔遗失,遗留〕
6、厌
A、姜氏何厌之有〔饱,引申为满足〕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讨厌,引申为嫌〕
6、爱
A、爱共叔段,欲立之。〔偏爱,疼爱〕
B、不爱土地,重宝以致天下〔吝啬〕
五、古今异义: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五之一,九之一:古,“中五之一〞和“小九之一〞,应该分别是“中,五之一〞和“小,九之一〞,“五之一〞和“九之一〞也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分数表示法,意思是五分之一和九分之一;今,五个中的一个,九个中的一个。
2、子姑待之
姑:古是暂且;今是父亲的姐妹
3、可矣,厚将得众
厚:古是土地广阔;今与“薄〞相对
六、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 生庄公及共叔段。
〔2〕爱共叔段,欲立之。
〔3〕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2、省略谓语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唯命〞,是“惟命是从〞的省略,这里是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屡次。请,动词,后面省略了一个“之〞,这个“之〞指代的是立共叔段这件事。
〔2〕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与〞字后面有省略,省略了一个“之〞,指的是国君之位。
〔二〕被动句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除,这里表示被动,是没有任何标志的被动
倒装句:
〔三〕、宾语前置
〔1〕姜氏何厌之有?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的意思,〕
〔2〕 敢问何谓也?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问〞字的宾语是“何谓〞,何谓,所说的是指什么?
〔3〕君何患焉?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君患何焉〞
〔4〕其是之谓乎?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代词,“之〞复指宾语“是〞“其谓是乎〞
七、翻译以下句子。
1、姜氏欲之,焉辟害?      姜氏想要这样做,怎能躲避灾害?
2、姜氏何厌之有?          姜氏哪有什么满足呢?
3、国不堪贰,君将假设之何?  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君主的统治,您将对他怎么办?
4、无庸,将自及。          不用,他将自己赶上遭殃。
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古代的先王规定,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
6、?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诗经?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分给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吧!
【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玉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容许。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叙段请求把制作为他的封邑。庄又说
“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容许。〞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邑,庄公就计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患。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答复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患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
“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大到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做事不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