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论八大山人与莫兰迪的艺术特征.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八大山人与莫兰迪的艺术特征.doc

上传人:紫鹃 2022/9/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八大山人与莫兰迪的艺术特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八大山人与莫兰迪的艺术特征
周大坤【摘要】莫兰迪的绘画质朴无华,造型简约,从中我们能看到一种宁静淡泊的精神理念,其画面中所透出的幽雅、恬静,都与东方人的审美特性相契相合。故此有中国画家以及艺术理论家评论他为最具东方艺术精神的西方画家。无论八大山人与莫兰迪的艺术特征
周大坤【摘要】莫兰迪的绘画质朴无华,造型简约,从中我们能看到一种宁静淡泊的精神理念,其画面中所透出的幽雅、恬静,都与东方人的审美特性相契相合。故此有中国画家以及艺术理论家评论他为最具东方艺术精神的西方画家。无论是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他画作中流露出的那种气韵,或者对画面形式与内容的选择处理都很接近东方式的静观。
【关键词】八大山人莫兰迪艺术
前言:
绘画艺术尽管表达方式或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在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上却往往相通,甚至时有惊人的相似。无论是中国的花鸟画还是西方的静物画,都不是纯粹的“绘形”之作,而是通过借助对客观对象的描绘来表达人的精神、情感,表现人的艺术追求或理想。在这方面两者是没有区别的,但由于时代、地域不同所造就的不同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历史,以及彼此审美需要,艺术观点不同等等的原因,就有了艺术认识、审美趣味、表现形式、表现技法等方面的区别,因此,我们在看到八大与莫兰迪确实于艺术审美领域存有相似之处的同时,更应清醒的认识到,在他们的作品中仍然掩饰不了由于文化土壤的不同而造成的审美意识或审美思维的明显差异,既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
一、八大山人的艺术经历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号驴、人屋、雪个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明末清初“贫寒而成就卓越”的一代国画大师。结合前人对八大的研究,将其花鸟画艺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笃学与厌世逃世:从小多受家庭及时代风气影响,艰辛学****为日后艺术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由于他正处在一个改朝换代的特殊时期,很早便铸就了八大山人泪点多于墨点的艺术基调,这一阶段多有摹仿痕迹。
(二)艺术造诣日趋攀升:此期间八大倾心于画论研究与实践,艺术日趋走向成熟。
(三)两度变法重返自然:八大艺术缘起于尖锐、复杂的民族、阶级、社会矛盾,使他滋生了厌世和逃世心理,继而先削发为僧,后又还俗入道,过着亦禅、亦道、亦儒的生活,但仍不足以解脱其亡国之痛,于是慷慨悲歌常以作画传达,寄情于笔墨之中。
二、莫兰迪的艺术经历
乔治?莫兰迪(1890―1964),一位被称为真正的20世纪艺术大师。出生于意大利的波伦亚,年轻时考入波伦亚美术学院学****绘画,毕业后长期在该学院教授版画和油画,一生中极少出远门。他终日闭门不出,忙碌于画册大小的画面,孜孜不倦,在平静中度过一生。莫兰迪年轻时,有过一段潜心探索形而上绘画并与纯正派画家为伍的经历,但丝毫不受其艺术观念影响。
由此可见,八大与莫兰迪两位大师无论是从所处时代、地域,还是其所接受的思想文化、选择的艺术形式皆相距甚远。然而,他们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又都是不可磨灭且无人能替代的,他们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倍受观众赞誉和青睐。同时他们都选择投身世外,不受世俗干扰,成就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八大山人与莫兰迪的艺术特征
八大的艺术创造是从艺术家自身角度出发――即强调以人为本,这里客观对象只是被作为传达画家主体情感精神的载体和媒介。因此在艺术形象中,必融入了艺术家的喜怒爱憎,渗透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