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查房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4,375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查房课件.ppt

上传人:yzhlya 2022/9/3 文件大小:4.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查房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护理查房
-----股骨粗隆间骨折
病史简介
姓名:刘芳潮年龄:72岁性别:男
主诉:摔倒至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
病情摘要:患者缘于3小时前行走时不慎跌倒,右髋部着地,致右髋疼痛,无法活动,不能站立行走由当地医院转入我院治疗护理查房
-----股骨粗隆间骨折
病史简介
姓名:刘芳潮年龄:72岁性别:男
主诉:摔倒至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
病情摘要:患者缘于3小时前行走时不慎跌倒,右髋部着地,致右髋疼痛,无法活动,不能站立行走由当地医院转入我院治疗。拟诊为“右股骨转子间骨折”。
入院查体:
T::142/72mmHgHR:60次/分R:18次/分
车送入院,右下肢无缩短,呈外展、外旋畸形。外旋畸形约90°,右股骨粗隆部压痛、扣击痛,右侧髋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右足运动,感觉正常。
病史简介
疾病简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属于关节囊外骨折。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率呈上升趋势。
股骨粗隆间骨折由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损伤产生。
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直接外力如跌倒所致,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
根据骨折线的走向与位置可分为常见的四种类型。
:
(1)I型:骨折线沿粗隆间线延伸,从大粗隆到小粗隆,骨折无移位,为稳定性骨折
(2)II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该处骨皮质压陷,骨折轻度移位,呈内翻变形,仍属稳定性骨折
(3)III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小粗隆呈蝶形骨块,内侧骨皮质重叠移位,呈髋内翻畸形,骨折不稳定
(4)IV型:骨折线从大粗隆至小粗隆上缘,大小粗隆各成为单独的骨折块,呈粉碎性骨折,骨折极不稳定
分型
:骨折线由大粗隆下斜向小粗隆上方,骨折线呈短斜形或螺旋形,小粗隆也可能为游离骨片,骨折近端因外展肌的作用,呈外展外旋位,远端因内收肌是牵引而向内,为不稳定骨折
:骨折线通过大小粗隆下方,成为横形、斜形或锯齿形骨折,也可能轻度粉碎,为不稳定骨折
:骨折包括粗隆间和股骨近端两部分
临床表现:
、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压痛、伤肢有短缩,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还可伴有内收畸形
二、焦虑:与担心骨折预后有关
,与患者加强沟通,给予心理疏导
,并介绍目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及担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给予患者亲情支持
,动作应稳、准、软,避免推、拉、拖,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一免加重肢体损伤或擦伤皮肤
,严格交接班
,增强机体抵抗力
概念
皮肤牵引(shintraction)
是用贴敷于患者皮肤上的胶布或牵引带包捆于患者皮肤上,利用其与皮肤的摩擦力,通过滑轮装置,在肢体远端施加持续引力传递到骨骼上,以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被牵引肢体与牵引力在水平线上
肢体无接触床栏、足跟离床、悬空
牵引绳不受压
滑车装置顺畅
抬高床尾15~25cm
牵引重量不得随意加减
保持悬空
注意事项
扩张板无接触足底或床栏
均匀在患肢内外侧
避免过度牵引
1、定时测量患肢长度
2、牵引数日后,进行x光片复查
3、根据牵引部位,选择适当的牵引重量
并发症的预防
1、足下垂: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防足下垂枕;定时进行踝泵运动
术后:
一、知识缺乏:缺乏术后注意事项
,6小时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并告知家属正确的体位:平卧,患肢处于髋关节外展15°,在腘窝下垫软枕,使膝关节保持屈曲15°-30°,踝关节保持90°位置,两腿之间放软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屈曲,内收或内旋
,以及防脱管事项:患者有一个切口处引流管,一个保留导尿管,一个吸氧管及一个静脉留置针,给给予妥善固定,病人获得或家属掀被时防止牵拉脱落
如果脱落及时通知护士,氧流量为2L/min,家属不能随意调节
,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术后6小时的生命体征,家属不能随意调节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遵医嘱给予抗炎、消肿、补液、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的平衡
:指导患者术后6小时后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术后第一日后如无腹胀可进普食,食物以不胀气、易消化、无刺激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