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存货舞弊的形式及其识别.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存货舞弊的形式及其识别.doc

上传人:lfh2233102 2015/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存货舞弊的形式及其识别.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存货舞弊的形式及其识别
存货舞弊的形式及其识别


作者:李春富
存货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管理是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存货项目具有种类繁多、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收发频繁,在管理和核算上容易产生薄弱环节的特点。所以,个别企业往往出于各种目的,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通过存货进行财务舞弊。
一、存货舞弊的主要形式
13>.通过存货的取得环节进行舞弊:
(1)虚构存货存在
通过对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
(2)违规分摊,成本不实
一些企业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如在“材料采购”账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
“管理费用”账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
:
(1)材料假出库,虚列成本费用
企业为了逃避所得税,虚减利润,就采用办理假出库手续,虚列材料费用,人为提高产品生产成本,进而增加产品销售成本,相应地虚减利润总额。
(2)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企业随意变更计价方法,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
:
(1)操纵存货盘点
通过对存货的重复盘点,即将已经盘点过的存货放到将要盘点的存货里面去,进行二次盘点;虚假列示存货存在,即在仓库里堆进已封好的空包装箱;提供虚假出入库数据等办法进行舞弊。
(2)不报毁损,虚盈实亏
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发现毁损材料,应按照规定程序报批转销其毁损价值,但个别企业为了掩盖其不景气的经营状况,搞虚盈实亏,对年终财产清查中已经查明的毁损材料,不列表呈报,使其损失价值仍潜藏在材料成本中。
(3)材料盘盈盘亏,不作转账处理
对实地盘点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不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相反却利用不正确的处理手法,人为调节利润。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为了压低利润,采取只列报和处理材料盘亏,对材料盘盈隐匿不报和不作转账处理;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争取多实现一部分利润,就采取了只对材料盘盈作转账处理,而对材料盘亏留待下年度处理的做法,还有的企业随意转账,将盘盈材料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或将盘盈盘亏与物资储备中发生的非常损失或溢出金额相互冲销,不转出其相应的“进项税额”,以增加增值税的抵扣数。
:
企业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交易、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虚假的时间性差异、虚假披露等手段操纵利润。
如根据国家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之间以生产资料串换生活资料,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