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5
文档名称:

艾灸火罐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639KB   页数:8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艾灸火罐课件.ppt

上传人:aluyuw1 2022/9/4 文件大小:6.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艾灸火罐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艾灸火罐的基础
梁兴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
2010-5-16
1
主要内容
艾灸的基础知识
艾灸的分类及常用灸法的操作要领
常用穴位
艾灸的注意事项
火罐的分类及操作
注意事项
刮痧
2
针灸穴位铜人
---世博展
艾灸火罐的基础
梁兴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
2010-5-16
1
主要内容
艾灸的基础知识
艾灸的分类及常用灸法的操作要领
常用穴位
艾灸的注意事项
火罐的分类及操作
注意事项
刮痧
2
针灸穴位铜人
---世博展出
3
艾灸的作用
,行气通络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故一切气血凝涩而无热象的疾病,均可用温气的方法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升阳举陷
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加,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伤寒论》也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故临床上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等病症均可以用艾灸疗法来治疗。
5
,消瘀散结
《千金要方》指出灸法具有宣泄脏腑实热的作用,说明
热症用灸并非是禁忌。《医学入门》指出:“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热症可灸”
气血遇寒,凝涩为瘀。艾灸能温阳利气,气行则瘀散,血得温则行,故艾灸能消瘀散结
,延年益寿
《扁鹊心书》中提出,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
门等穴,能延年益寿,民间亦有“长灸足三里,胜吃老
母鸡”之说,现代研究也表明,艾灸确能提高机体免疫
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
6
艾灸的适应症
寒邪为病
湿邪为病
瘀血
体虚(阳虚,气虚)
临床上凡是出现腧穴热敏化的疾病,无论热证、寒证,或是虚证、实证,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适应症。
7
以下病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的适应症:
1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2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
征、便秘
3痛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盆腔炎症、阳痿
4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疱
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荨麻疹
5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
骨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
8
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
持一定距离(约3cm),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过分灼热为度。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3-5cm好似麻雀啄食一样,以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的部位,距离皮肤3cm平行皮肤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10
无瘢痕灸
直接着肤灸:发泡灸
瘢痕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间接隔物灸:隔盐灸
巴豆饼、豆豉饼、附子
饼、黄土、蚯蚓‥‥‥
12
壮:
灸法术语[onemoxacone]
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每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指艾炷
14
艾柱的简易做法
Ⅰ纸一张,艾绒适量,笔或棍一根
15

将纸折成锥形
放入艾绒,用笔将艾绒捣实
16
Ⅲ将纸打开,取出艾柱
17
艾灸器
18
温针灸
(温针,
针柄灸)
20
是不是所有的灸法都要点火
?
21
什么是天灸?
23
天灸(自灸、冷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分为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
24
三九天灸是在三九天进行,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疗法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同时,三九天灸还可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的疗效。
26
穴位的定位方法
27
常用灸穴简介
足三里
属足阳明胃经
定位与取穴:
1屈膝时,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
2伸膝时?
28
关元、气海
同属任脉
气海

关元
位于脐下3寸
丹田穴?
关元
气海
神阙
曲骨
30
关元、气海主治病症
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疲、乏力等气虚病症
②腹痛、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症
③小便不利、遗尿、尿血、尿频等泌尿系疾病
④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
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
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症
⑥绕脐腹痛、疝气等外科病症
31
三阴交
32
属足太阴脾经,主治:
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