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天府学院院长札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150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府学院院长札记.docx

上传人:260933426 2017/8/1 文件大小:1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府学院院长札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院长札记
目录
院长札记(1)——自由学****与任选专业 1
院长札记(2)——怎样选择专业 3
院长札记(3)——大类招生 4
院长札记(4)——赏识教育 6
院长札记(5)——论高考 6
院长札记(6)——高考分数与多元智能理论 9
院长札记(7)——双语教学 9
院长札记(8)——大学教育到底给了学生什么? 11
院长札记(9)——毕业歌--终生相望 12
院长札记(10)——狩猎场理论 13
院长札记(11)——高校职称不应是“通用粮票” 14
院长札记(12)——论大学的合并 16
院长札记(13)——2012届毕业典礼讲话 17
院长札记(14)——论体育教育 19
院长札记(15)——论德智体全面发展 20
院长札记(17)——差异化战略 21
院长札记(18)——校训:崇文尚武、敏思践行 24
院长札记(19)——辩论协会 25
院长札记(20)——思政课与锵锵三人行 26
院长札记(21)——我的知识观(一) 27
院长札记(22)——我们的知识观(二) 28
院长札记(23)——学****的时空效应 29
院长札记(24)——下级管理上级 30
院长札记(25)——论民办大学的作用和地位 32
院长札记(26)——教师的作用 34
院长札记(27)——大学教师矩阵组织 35
院长札记(28)——论制度优势 36
院长札记(29)——“1+2+3+4”人才培养特色 38
院长札记(30)——踢皮球与踢足球--论全面责任制 40
院长札记(31)——工作日写实 41
院长札记(32)——谈谈师道尊严 42
院长札记(33)——教师队伍建设 44
院长札记(34)——小社会、大课堂 45
作者简介:蒲果泉,男,46岁,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现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主任。在《经济学家》、《管理世界》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组织理论、网络市场营销。
院长札记(1)——自由学****与任选专业
任何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懂得,学好任何一门知识首先是基于学****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换个说法就是:爱好和热情。谁都知道“热爱出天才”这个说法。正因为如此,以任选专业为基本前提的所谓“自由学****原则”,几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大学中成为通例。更有甚者,有的著名大学学生可以自行确定一个属于自己的教育计划,即所谓“自由选修型课程设置模式”,当然由此而形成的专业也就是“千人千面了”,如美国著名的布朗大学和阿姆赫斯特学院。
国外先进的高校之所以普遍实行任选专业,因为只要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明确了高校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理念,那么对于客户提出的调整一下服务内容这个小小的要求,学校无论如何应该满足。
国内的高校要想实行任选专业却成了个大问题,原因首先在于所谓的“师道尊严”理念:不以学生为中心。第二确实有制度造成的客观原因:组织机构难以调整、教师队伍难以调配、学生过于集中一些热门专业等等,必然导致有人胀死吃不完,有人饿死吃不饱的现象。
只有新机制才能解决这一老问题。有人为这种制度辩解,说学生根本不了解专业,谈不上什么喜欢,所谓的喜爱和选择都是盲目的。他今天不喜欢,学****一段时间就会喜欢,他今天说热爱,明天也许又不热爱了。这话我怎么听来都像当年封建包办婚姻的老太婆反对儿女自由恋爱的腔调。
为什么国内大多数高校就做不到任选专业呢?我以为有以下几大原因:
1、观念问题:
一是计划经济的观念,各专业是有计划的,学生当然不能任意调换专业。这个观念目前不太能拿上桌面,但仍深藏在心里。二是市场在变化的观念,今天的热门专业四年后可能变成冷门专业,所以变还不如不变。这和“今天你爱他四年后也许就不爱了”是一样的逻辑,我称之为“包办婚姻观”,很盛行。说者振振有词,听者无言以对。三是资源有限观念:热门专业教师、实验室等办学条件有限论。这很荒谬,因为有限是永远的,选择也不是无限的。这属于“自己不想办,却说没法办”一类的。
2、组织架构问题:
上述“资源有限观念”不是无风起浪,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组织架构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师组织架构和学生组织架构都缺乏弹性。怎样按大类招生的要求,组织大学的“弹性生产线”?我在《大类招生》一文中有详细讨论。
:
人们会发现,当某种“稀缺”对一些组织或个人有益时,这些组织或个人处于功利的原因会竭力保持它的稀缺性。热门专业的稀缺性显然对这些大学和其中的一些人有益,这种“稀缺”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的名气,另一方面使其中一些人因此而更有权。因此这些大学和这些人可能产生功利方面的动机去保持这种“稀缺性”,而不是为学生着想去清除这些稀缺。当然我这种分析显得不够“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