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5
课程:论文写作
姓名:王文刚
学号:2011102054
专业:历史学(国学班)
院系:历史学院
《三国志》书评
《三载魏、蜀、吴三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1/5
课程:论文写作
姓名:王文刚
学号:2011102054
专业:历史学(国学班)
院系:历史学院
《三国志》书评
《三载魏、蜀、吴三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它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的生动传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它无疑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其中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哲理思想对自己的人生之路会有很大的帮助。读完《三国志》后,我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给它作出评价。
2/5
《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陈寿毕竟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
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三国志》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193)汉献帝迁都许昌,,,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前人责难陈寿,说他向丁仪、丁廙的儿子乞米不得,因此不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有憾于诸葛亮,所以说他将略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