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股骨骨折护理[1] 3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475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股骨骨折护理[1] 3课件.ppt

上传人:yzhlya 2022/9/4 文件大小:5.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股骨骨折护理[1] 3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股骨骨折病人护理
骨二科
张玉芳
概述
1
临床表现
2
治疗
3
护理
4
导航~~~
股骨是人体内最长、最粗、承受应力最强的管状骨。
股骨粗隆骨折
股骨干骨折
股骨颈骨折
分类
股骨干骨折概述
定义:
股骨骨折病人护理
骨二科
张玉芳
概述
1
临床表现
2
治疗
3
护理
4
导航~~~
股骨是人体内最长、最粗、承受应力最强的管状骨。
股骨粗隆骨折
股骨干骨折
股骨颈骨折
分类
股骨干骨折概述
定义:
以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丧失,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为主要表现的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部位骨折。
股骨干包括粗隆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的骨干
疾病病因
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
01
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如高处坠落,机器绞伤所发生的骨折多为斜形或螺旋形,旋转性暴力所引起的骨折多见于儿童
03
02
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近似横行,故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也较严重。
疾病病因
成人股骨干骨折后,内出血可达500-1000ml。可发生斜形、螺旋形或青枝骨折。
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1/3交界处为最多,上1/3或下1/3次之。
1
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可能为不全或青枝骨折
2
股骨干骨折概述
股骨干中1/3骨折时,骨折端移位,无一定规律性,视暴力方向而异,若骨折端尚有接触而无重叠时,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向外成角。
临床表现
骨折部疼痛比较剧烈、压痛、
胀肿、畸形和骨摩擦音
和肢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
有的局部可出现大血肿,
皮肤剥脱和开放伤及出血。
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
治疗原则
(一)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治疗原则
(二)持续牵引
1、垂直悬吊牵引:适用于3岁以内的儿童。
2、平衡牵引:3岁以上的儿童至15岁左右的青少年以及成人的股骨干骨折,可同时加用小夹板以纠正移位。
治疗原则
(三)切开复位和内固定适用于复位不理想或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夹,或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作切开复位。固定方法可用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同时,适当考虑应用外固定,达到固定确实可靠。
治疗原则
(一)非手术疗法
股骨干骨折因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牵拉,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均不能维持骨折对位。因此,股骨干完全骨折不论何种类型,皆为不稳定型骨折,必须用持续牵引克服肌肉收缩,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用外固定。常用牵引方法有:
治疗原则
:用于4-5岁以内儿童。将二下肢用皮肤牵引向上悬吊,重量约1-2公斤,要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利用体重作对抗牵引。3~4周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去掉牵引,开始在床上活动患肢,5-6周后负重。对儿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对位要求达功复位即可,不强求解剖复位。如成角不超过10°重叠不超过2厘米,以后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牵引时,除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外,并应注意观察足部的血液循环及包扎的松紧程度,及时调整,以防足趾缺血坏死。
治疗原则
:用于青少年及成人股骨干骨折。在胫骨结节处穿针,如有伤口可在股骨髁部穿针(克氏针),直接用牵引复位(复位重量为体重1/7)复位后改为维持重量。在牵引时还应注意观察穿针部位有无感染,以及肢体保温,并教会病人锻炼躯体,上肢、患肢关节和肌肉的方法。使用平衡牵引,病人较舒适,牵引期间能活动髋、膝和踝关节,一般牵引4-6周。
治疗原则
(二)手术方法
:
(1)牵引失败。
(2)软组织嵌入:骨折端不接触,或不能维持对位,检查时无骨擦音。
(3)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需手术探查者,可同时行开放复位内固定。
(4)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者。
常用的手术方法
(2)股骨中1/3或中下1/3骨折,多采用加压钢板固定。
内固定材料选择要严重掌握适应症,不可滥用。要力求手术成功,防止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
治疗
(三)陈旧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的治疗
开放复位,选用适当的内固定,并应常规植骨以利骨折愈合。
治疗
(六)用药范围:

:消肿止痛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
,术后用抗生素防感染。一般术后三天。伤口无感染可停药。部分病人要输血等。
3、抗血栓药物:低分子肝素钙等
1、观察病人神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贫血征象,以及情绪、睡眠、饮食营养状况、大小便等变化。
2、手法整复。牵拉时应严密观察病人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以防诱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3、观察牵引、外固定装置是否合适有效。如夹板的松紧度,绑扎以后带子上下推移活动1cm为度。由于过松则起不到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