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15篇)(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1
古代有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除。但是他仍旧爱自己的国家。最终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季节,是我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15篇)(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1
古代有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除。但是他仍旧爱自己的国家。最终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季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随着岁月的消逝,很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飘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终,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接着安眠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装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活灵活现,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行侵扰的威历。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一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子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概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兴奋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调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漂亮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很多好东西。喻祥瑞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妙祝福。
闽南的端午节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2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就是过节平常就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其次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亲一齐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就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就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然而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就是那些精致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就是自己亲自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这样我们也很兴奋。
回忆儿时过节就是欢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3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喧闹的春节,追悼亲人的清明节,纪念爱国诗人的端午节,团团聚圆的中秋节,在这些节日当中,我最喜爱端午节,因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宏大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
在农历五月初一,大人们都会先在门楣上挂艾叶、昌蒲,这些可以驱逐蚊虫,而且还要喝雄黄酒,防病防灾,大人们还会去采摘粽叶洗、浸,还要浸糯米,糯米里面可以加红豆、肉、花生等食物。
接着是包粽子,在我们家里,奶奶包粽子包得最好。奶奶包粽子的时候,我问奶奶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奶奶说:“在公元前278年,楚秦争夺霸权,楚国的楚怀王昏庸无能。屈原建议他富国强军,举贤授能,而楚怀王却听信小人谗言,把屈原削职流放,屈原在京都听有人说秦国把楚国攻破了,屈原听自己的国家被别的国家占据,哀思万分,他就抱着一块石头投江自尽了。人们见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自尽后,就把叶子包着糯米投到江里去,让那些鱼虾吃饱,不要咬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为什么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要吃粽子的缘由了。”奶奶说完,我茅塞顿开。
粽子包好了,煮粽子也是门绝活,锅里放入蒜瓣等作料,吃粽子的时候还要醮白糖,这样才不简单坏肚子。
吃饱喝足,我们一起去看赛龙舟。赛龙舟同样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赛龙舟主要是为了驱逐水中邪灵,让屈原的灵魂归到故里。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个盛大的节日,在端午节里,我们大家都开快乐心,天空充满着欢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