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
北京公路主枢纽站场布局规划图(市区)
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
城市局部地区分期建设的带形发展模式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型式分为四种基本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
北京市城市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
北京公路主枢纽站场布局规划图(市区)
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
城市局部地区分期建设的带形发展模式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型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单幅路(一块板)、双幅路(两块板)、三幅路(三块板)和四幅路(四块板)。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型式
四种基本型式使用效果比较:
(1)交通安全:三块板和四块板较安全
(2)行车速度:一块板和二块的行车速度较高
(3)照明与绿化:三块板能较好地处理照明与绿化问题
(4)城市噪音:三块板和四块板对沿街居民的干扰较小
(5)造价:一块板占地最小,投资省;三块板有利于地下管线敷设
适用条件
1、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交通量不太大,单幅路车行道条数不应采用奇数。由于道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高峰时间不会同时出现,这就为车行道的机、非车辆调剂使用提供了方便(优点),但公共汽车停靠站附近与非机动之间的相互干扰(缺点)。
2、双幅路适用于有辅路供非机动车行驶的大城市主干路或快速路,双幅路的单向车行道的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
3、三幅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避免了混行时的机、非相互干扰,适用于路幅较宽、交通量大、车速较高、非机动车多,混合行驶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的主要干线道路。
4、四幅道适用于快速路与郊区道路。其特点是机动车能以较高车速行速,交通量大,交通亦最安全。其缺点是占地更大,行人过街相对困难一些
车行道宽度
道路上供一列车队安全行驶的地带为车道。
一条车行道宽度原则上由设计车辆身宽度(a)和左侧安全净距加右侧安全净距组成。
设同向行驶车辆的安全净距为d,对向行驶为x,车辆与路缘石的安全净距为c,道路设计车速为V(km/h),根据行车实验观测,则有:
(m)
(m)
(m)
(一)靠路边的车道宽度
1、一侧靠路边,另一侧为对向车道(图4-8):
(m)
2、一侧靠路边,另一侧为同向车道(图4-9):
(m)
下一页
退出
巴士线路的运行时间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出行时间(Min) 内容
A A≤0 公共交通快于小汽车
B 1~15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一样快
C 16~30 公共交通乘客可容忍
D 31~45 公共交通不能超过1小时
E 46~60 所有乘客都感到乏味
F >60 大多数乘客无法接受
巴士线路的载客率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载客率(人/座) 站立区(m2/人) 内容
A ~ >> 无乘客需求紧靠他人
B ~ ~ 乘客可选坐的地方
C ~ ~ 所有乘客都有坐位
D ~* ~ 舒适站立
E ~* ~ 最大额定载客量
F >* < 超出车辆额载量
准点率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准点率 内容
1 ~% 至少1次出行/月
2 ~% 至少2次出行/月
3 ~% 3~4次出行/月
4 ~% 5~6次出行/月
5 ~% 7~8次出行/月
6 ~% 9~10次出行/月
7 ~% 11~12次出行/月
8 <% 12次出行以上 /月
出行误班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无服务比例 内容
1 0~1% 月内无出行误班
2 1~2% 月内出行误班1次
3 2~4% 月内出行误班1~2次
4 4~6% 月内出行误班2次
5 6~8% 月内出行误班3次
6 8~10% 月内出行误班4次
7 10~12% 月内出行误班5次
8 >12% 月内出行误班5次以上
巴士线路服务范围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公共交通覆盖范围(%) 内容
A ~% 服务所有主要的起讫点
B ~% 服务大多数主要的起讫点
C ~% 服务3/4的高密度区
D ~% 服务2/3的高密度区
E ~% 服务1/2的高密度区
F <% 服务1/2以下的高密度区
巴士线路服务时间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的关系
服务水平 服务时间(h) 内容
A 19~24 提供夜班服务
B 17~18 提供晚班服务
C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