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第二章_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及五大要素.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章_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及五大要素.doc

上传人:lBHkzjgs 2015/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章_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及五大要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_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及五大要素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演进与五大要素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产生动因
1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内在要求
现代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与经理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2内部控制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3内部控制是制度管理思想的产物
第二节内部控制的演变
一内部牵制阶段
1 在15世纪初期,企业内部已经出现了内部牵制制度
主要由职责分工、会计记账、人员轮换等控制要素构成
2 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理论上给出了内部牵制制度较完整的概念
内部牵制是账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个系统使得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的工作进行连续性检查,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
3 内部牵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设想:

13>.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

内部牵制机能的执行分为四类:
(1)实物性牵制
(2)机械牵制(程序性牵制)
(3)体制牵制
(4)薄记牵制
二内部控制论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之间
1 20世纪40年代
1949年,美国会计师学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审计人员的重要性》报告中,第一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比较权威的定义,标志内部牵制时代的结束。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结构及该组织为了保护其财产安全,检查其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保证既定管理政策得以实施而采取的所有方法和措施。
2 20世纪50年代
1958年10月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Control)指与企业的财产安全与完整、会计信息真实与可靠有关的所有控制程序和方法。
内部管理控制(Internal Administrative Control)指与企业经营效率提升、管理政策落实等相关的控制制度。
3 20世纪70年代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中,更加明确的阐述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定义。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保护资产安全以及与财务报表有关的程序和记录。
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及与管理当局进行经济业务授权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和记录。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Control Environment)
反映董事会、管理者、业主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和行为。
(Accounting System)
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归集、分类、分析、登记和编报方法
(Control Procedure)
指管理当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
四内部控制框架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
1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AAA、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MAA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 Committee of anizations Of The mission发布报告“内部控制
——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标志内部控制框架阶段开始。
2 COSO委员会( Committee of anizations Of The mission) 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992年9月,COSO委员会发布了纲领性的内部控制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简称“COSO报告”,并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
这份报告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不仅在业内备受推崇,而且在美国及全球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COSO报告相关知识点
【(1)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组成
(2)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职责
(3)COSO报告的现实意义
(4)COSO报告的局限性
(5)COSO报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四、内部控制框架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
COSO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要素(Internal ponents)的概念,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1)控制环境,包括: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