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

格式:ppt   大小:1,801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

上传人:endfrs 2017/8/2 文件大小:1.7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
赣州市森防站 二〇〇六年四月
1
学名: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 盾蚧科Diaspididae 突圆蚧属Hemiberlesia
2
寄主植物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黑松Pinus thunbergii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火炬松Pinus taeda
本种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  Caribaea
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 hondurensis
巴哈马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 bahamensis
南亚松Pinus latteri
琉球松Pinus luchuensis
光松Pinus glabra
短叶松Pinus echinata
卡西亚松Pinus kesiya
晚松Pinus rigida var. serotina
展叶松Pinus patula
裂果沙松Pinus clausa var. immuginata
卵果松Pinus oocarpa等松属植物。
3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松树的针叶、嫩梢和球果,在寄主的叶鞘内或针叶、嫩梢、球果上吸食汁液,使针叶和嫩梢生长受到抑制,严重影响松树造脂器官的功能和针叶的光合作用,致使被害处变色发黑、缢缩或腐烂,针叶枯黄,受害严重时针叶脱落,新抽的枝条变短、变黄,甚至导致全株枯死。
4
发生与分布
原产地:
1965年,日本学者在我国台湾采到标本,1969年定为新种。1980年,在日本冲绳诸岛、先岛诸岛发现有分布。
5
发生与分布
我国分布现状:
现分布于台湾、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
6
发生与分布
我市分布现状:
我市于2005年10月29日-12月20日组织全南、龙南、定南、大余、信丰和寻乌等赣粤边境六县进行了松突圆蚧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全市松突圆蚧发生面积为51000亩,其中:

全南县发生面积为 15000亩,其中:
大吉山镇6000亩,涉及3个村
南迳镇3500亩,涉及4个村
茅山林场4000亩,涉及4个分场
五指山林场1500亩,涉及2个工区
龙南县发生面积36000亩,其中:
九连山林场(含保护区)33000亩,涉及所有村
武当镇1000亩,涉及1个村
杨村镇2000,涉及3个村
7
引入扩散原因
港澳地区主要是由台湾、日本等地输入带虫的圣诞树(松树)造成的。
中国内地主要是由于低龄若虫能随气流传播,因而首先传入广东省的深圳市和珠海市,造成大片松树枯死。
8
主要传播途径
初孵若虫在未固定阶段随风、雨、流水、动物和人类的生产活动传播。
初孵若虫固定生活以后,对寄主植物的依附性很强,其成虫、若虫、卵均可借助盆景、苗木、球果、新鲜枝丫等随人为运输而进行被动携带方式传播。
9
危害状况
被害松树的针叶常枯萎、松树抽出的新梢缩短,树木生长衰弱,,嫩梢卷曲或停止生长,最后全株枯死。
在受害的寄主植物中,以马尾松受害最为严重,从1、2年幼苗至30年生的大树均可被寄生受害且能成片感染。湿地松、黑松上该虫虫口密度虽高,却很难致死。
受害程度受气候、地理位置、立地条件、其他病虫害的侵袭以及树龄老幼等因素制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