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ppt

格式:ppt   大小:1,57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ppt

上传人:neryka98 2017/8/2 文件大小:1.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概况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A16型最为常见。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据监测,我省今年流行的手足口病原学检查EV71。
潜伏期:多为2—10d,平均3—5d。
临床表现
第1期:手足口病期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第5期:恢复期
第1期:手足口病期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等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一些病人可先出现口腔疱疹或溃疡,1-2天后四肢才出现皮疹。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发热超过2天,体温可高于39。C,精神萎靡、呆滞、嗜睡、烦躁、肌阵挛(全身肢体突发式抖动,有类似于受到惊吓的动作,于睡觉时发作最为频繁,这种动作于正常儿童偶尔可见,但若每小时发作数次示为异常)、呕吐、头痛。
眼球异常运动(眼球往上看、眼球固定偏向一侧、眼球乱转、眼球震颤、斗鸡眼)、瞳孔对光反射迟钝、不等大;共济失调;肢体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频繁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腱反射增强、减弱或消失;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血糖升高。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RP、血糖、生化
脑脊液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考虑)
MRI(如果需要可考虑,但不建议CT)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血压升高(收缩压大于110mmHg)、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率增快(心率》150次/分,可达200次/分以上、呼吸增快(30-40次/分按年龄)、全身出冷汗、四肢发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大于3s、指(趾)发绀、皮肤花纹。高血糖、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也有人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岁~3岁为主。
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多核大于单核。
2、血生化检查: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
3、血气分析: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
第5期:恢复期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救治的关键
识别手足口皮疹
识别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从大量普通病例识别出重症)关口前移,对重症病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救治,防止重症进展成危重症;
识别交感神经兴奋表现;
对危重患儿选择合适时机规范应用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