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字词积累
〖得兼〗
〖有甚于〗
〖苟得〗
〖恶〗
〖患〗
同时得到。
比……更重要
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wù,厌恶,与“欲”相反。
祸患,灾难。
阅读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
〖如使〗
〖何不用也〗
〖由是〗
〖是故〗
〖非独〗
〖勿丧〗
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按照这种方法。
因此,由此可见。
不仅仅。
不丢掉。
〖箪〗
〖豆〗
〖呼尔而与之〗
〖蹴〗
〖不屑〗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阅读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
〖万钟〗
〖何加〗
〖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有什么益处。
侍奉。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已〗
〖本心〗
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以前。
第一个“为”,介词,因为。第二个“为”,动词,接受。
停止,放弃。
天性,天良。
通假字
“乡”通“向”,从前。
“与”通“欤”,语气词。
“得”通“德”,感激。
“辩”通“辨”,辨别。
“辟”通“避”,躲避。
整体感知
由设喻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