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新媒体运营手册(完整资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18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媒体运营手册(完整资料).docx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22/9/6 文件大小:1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媒体运营手册(完整资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新媒体运营手册
一、新媒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協的微信好&鏡秦少?物的敢博审V了佻?
*擲会琉杖愛网曲app幺?
・祢+U雰少用F豊吃地騙过天?懈认识套少k吋?
JI/T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新媒体运营手册
一、新媒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協的微信好&鏡秦少?物的敢博审V了佻?
*擲会琉杖愛网曲app幺?
・祢+U雰少用F豊吃地騙过天?懈认识套少k吋?
JI/T刪ft
基本条件
大家想一下:自己微信好友有多少人?你的微博加V了吗?这是做新媒体的基本条件。
如果你微信好友只有几百个,想做新媒体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比较弱势。我到目前为止,微信好友加通讯录大概有6000人。我带新媒体团队时,尤其要求他们都加V。
你的微信好友如果只有200~300人,和2000~3000人,做新媒体的话差别就特别大。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判断你的人脉、活跃度、关系、用户等。200跟2000人,差距可不是10倍,可能是N倍。
目前,微博、微信是新媒体里两个最重要的媒介,也是目前为止很多公司都在做的,但可能在贴吧、QQ空间的探索不是很到位。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个人知识面:社交网站,APP
有没有玩社交网站或当下流行APP的?我觉得这体现个人的知识面。玩社交网站,需要注册账号,不能只是简单地看,在里面要发帖子、回帖子,和很多用户接触,甚至加入用户圈子,才能慢慢了解整个社交网站发展的脉络、趋势。
比如APP,当前最火的是什么?国外哪些APP比较流行?这属于知识面,当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光是做新媒体,包括做用户运营、活动运营,都会比别人更顺手一些。
你和用户聊过天吗?
你有没有和用户真正聊过天?你有多少KOL?这是比较基本
的。
(KOL:KeyOpinionLeader,关键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上有话语权的那些人。)
交心就是以诚相待,跟用户以心交心地聊,这是基本诉求。做新媒体,不是每天发完文章,你就什么都不管了。要考虑用户感受,考虑他们为什么会参与到你的文章。
如果没有很多KOL,你会发现自己做的很多工作特别困难。实际上,无论你是做新媒体还是社区,KOL都是平时必须做的工作。
多认识网上的知名大V,也许他只是小众圈的知名人士,但你也一定要积累比较好的用户跟人脉。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二、对新媒体运营的理解
W
「粉丝总数900万
、多学习才元
做新廳体固然是需要花钱・但绝不是只靠钱就能堆起来朗°.(巳也不尼靠堆人头的。
我一喜觉得做新媒休需婪傑捋个性」如同做人,如何做到形神舎一』"f®无个隹不懂用心去悴会换入这个账号的人”F是做不好的・感觉彳頭1要。所以招一f合适裁新媒体运营人员非常龜
我对新媒体运营的理解
我墨2009年接触这块的,算是中融早的一fti霜媒体工作从业者。右法很參都翱路子,只能分事一点点小3鼠
注重实操:勿迷信理论我在2009年接触新媒体,到目前为止玩了5、6年,可能比很多人时间都稍微长一些。我的很多办法属于土办法、野路子,跟大家听到所谓新媒体运营大师、营销大师的思路比较不一样。他们思路偏营销、市场,我偏运营,跟他们的用户角度比较不一样。
运营确实讲实操,不要过多迷信理论,多实践、学习,补充自己某一方面不足。
形神合一:招对运营人做新媒体,大家会发现,一个公众号或微博,换不同的人做,有可能效果差距特别大。大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气质、喜好展现在账号上。这告诉我们什么?平时一定要释放个性。体现跟同类型帐号不同的鲜明个性,这样别人才能关注你。
比如搞笑类,冷兔为什么火起来?它们确实有自己独到之处。需要适当把自己个性发掘出来,去找能用心体会、懂得和帐号融为一体的人,通过文章与用户交流,体现特殊性格。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因此,招人一般比较困难。比如做搞笑类或美食内容,结果招到平时性格木讷、很呆的,就不太合适。因此,要把自己个性体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好多东西结合。
花钱,但不是堆钱
做新媒体肯定要花钱,但不是靠花钱堆起来的,关键看怎么靠小成本出大效果。不是说你做一个微博帐号或微信帐号,用好几个人,就一定能做好。
到目前为止,我们新媒体的人手不是特别多,但是账号蛮多,大概30个以上,光贴吧就10个。我的人员有6个,粉丝数大概900万。我不是向堆人头的角度发展,而是更倾向于每个人的贡献价值,每个人可以承担很多比较大的责任。我更多给他们传输的是对细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