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9/6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
读《苏东坡传》是因为我想进一步了解苏东坡;我想了解他,也是因为我喜爱他,喜爱他“大江东去浪涛尽”的那份豪情气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那份淡定从容,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
读《苏东坡传》是因为我想进一步了解苏东坡;我想了解他,也是因为我喜爱他,喜爱他“大江东去浪涛尽”的那份豪情气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那份淡定从容,还有悉心钻研留下美食“东坡肉”的那份酷爱生活。选读林语堂著的《苏东坡传》,也是想进一步了解这位文人,看看这位文人如何下笔描写东坡先生的。
作者林语堂是近代闻名的学者文人,学贯中西,他在题记中说:“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爱他。”直言不讳对东坡先生的宠爱,再看文章,也很佩服作者,尽管宠爱东坡先生,但是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的呈现了东坡先生和他的家人挚友、“敌人”和那个时代。
务实——苏东坡一入仕途,丝毫没有文人的恃才傲物和夸夸其谈,总是务实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与水灾饥荒战斗,解救难民;主政杭州时,解决杭州城供水问题,疏浚西湖,修建苏堤、三潭映月,建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苏东坡宦海漩涡中坎坎坷起伏,无论悲喜,无论沉浮,都能怀揣初心,一路向前。
重情义——苏东坡对待挚友和亲人,感情真挚细腻。东坡一生有三个妻子和一位暗恋的情人,他的诗词里透射出对每个人的深情,第一任妻子王弗在他28岁时去世,十年后悼念亡妻时,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他的第三任妻子朝云在他被流放在惠州时不幸染病去世,苏东坡写了一首咏梅词来悼念她,把她比做圣洁的梅花,月下梅花,白衣仙女,隐隐朦胧,绝与尘世俗态不同其格调,痛之深,爱之深。苏东坡的初恋(也是暗恋的情人)是他的堂妹,因为道德伦理,不能成婚,闻之堂妹离世的信息后,对墙而泣;即便是到去世前一个月,还特地为初恋的堂妹写了祭文,祭文注满了他的情思。可见他如此重情重义。
豁达——对待迫害自己的政敌没有恨,太息而已。章停原是苏东坡的好友,后来成为政敌,章停得势后,迫害苏东坡,将他贬到惠州、海南,后章停失势,章停的儿子章授想探望苏东坡,探一探苏东坡对他和他父亲和他的看法。苏东坡写了一封回信,文中毫无愤恨报复之心,尚以己之遭受可怜仇敌之境遇,困惫方笔,太息而已,林语堂誉之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典范。由于仗义执言、乌台诗案,屡受政敌打压、诬陷被贬,面对逆境,面对挫折,依旧是胸怀古今,傲然独立,这种胸襟和看法没有丰厚的学问、才智和修养是肯定不行能达到的。
苏东坡自我评价,“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以此共勉。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2
《欧也妮﹒葛朗台》是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还是初中的时候看的。它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务,没有丝毫传奇色调。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但对于它,我却始终留有深刻的印象。
当时喜爱这个故事,是因为喜爱那个漂亮和善的欧也妮。她温顺隐忍,对于自己吝啬的父亲,她始终是听从的看法。但为了爱情,她英勇地把自己全部的金币给了表弟查理,在父亲例行要她展示自己的金币的时候,她因拿不出金币,被父亲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因为此事,她胆小而贤淑的母亲被吓得一病不起,而最终,她等来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欧也妮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子,她的父亲,视财如命;她的母亲,软弱胆小,在关键的时候爱护不了她;克罗旭一家和格拉桑一家把她作为继承万贯家财的跳板;而她深爱的表弟查理,在发财后,为得到新贵头衔,日后挤进官场,和奥勃里翁小姐联姻,最终负了她。
那时候,觉得这样一个女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为了爱情,敢于把金币给自己爱的人、不怕因此同自己始终听从的父亲起冲突,真的很英勇。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不再单纯地因为喜爱这个女子而喜爱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能够更为客观地来评价书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老葛朗台这个形象。
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很特殊。一般人的吝啬,大多是对于别人,而葛朗台却不止如此,他对自己的家人吝啬不说,对自己,也是吝啬得很。葛朗台称雄一世,积累了万贯家财,但他们一家人却过着近似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从来不买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