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凤铝断桥铝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I、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
II、计算基本条件:
   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
   2、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3、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4、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in=20℃
      室外环境温度:T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c,in= W/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16 W/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rm=Tout
      太阳辐射照度:Is=300 W/m2
   5、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in=25℃
      室外环境温度:T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c,in= W/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16 W/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rm=Tout
      太阳辐射照度:Is=500 W/m2
   6、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s= 0 W/,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应取 8 W/,周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应取 12 W/
   7、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
   8、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in=20℃
      室外环境温度:Tout=0℃  -10℃  -20℃
      室内相对湿度:RH=30%、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20 W/
   9、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qin=α* Is
      qin: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s:太阳辐射照度(Is=500W/m2)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
     (1)。
     (2)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1、-2、-3、-4、--6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
   1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门窗框或幕墙框与墙的连接界面应作为绝热边界条件处理
   12、整窗截面的几何描述
      整窗应根据框截面的不同对窗框分段,有多少个不同的框截面就应计算多少个不同的框传热系数和对应的框和玻璃接缝线传热系数。两条框相交处的传热不作三维传热现象考虑。
      如上图所示的窗,应计算1-1、2-2、3-3、4-4、5-5、6-6、7-7七个框段的框传热系数和对应的框和玻璃接缝线传热系数。两条框相交部分简化为其中的一条框来处理。
      计算1-1、2-2、4-4截面的传热时,与墙面相接的边界作为绝热边界处理。
      计算3-3、5-5、6-6截面的传热时,与相邻框相接的边界作为绝热边界处理。
      计算7-7截面的传热时,框材中心线对应的边界作为绝热边界处理。
   13、门窗在进行热工计算时应进行如下面积划分:
      窗框面积Af:指从室内、外两侧可视的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