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doc

格式:doc   大小:210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文化概论.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8/3 文件大小:2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文化概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之“中”,在甲骨文、金文中指有飘饰的旗帜,士众围绕“中”(旗帜)以听命,故“中”又引申为空间意义上的中央,谓左右之间,或四方之内核;又发展为文化或政治上的枢机、轴心地带。
中国之“国”,繁体字作“國”,殷墟甲骨文尚无此字,周初金文出现“或”及“國”字,指城邑。古代的城,首先是军事堡垒,囗(wéi)表示城垣,其内的“戈”表示武装,引申为武装保卫的天子之都,以及诸侯辖区、城中、郊内之义。
综论之,“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
“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如青铜器《何尊》铭辞、最早的***文献《尚书·周书》均有用例,《诗经》、《左传》、《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此词。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
初义京师的“中国”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二如国境之内;三如中等之国;四如中央之城,等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与“四夷”对称的诸夏列邦之义的“中国”。
“中国”作为国与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因为北疆出现了与之对峙的契丹及党项羌族建立的王朝辽与西夏,这已是两个典章制度完备、自创文字,并且称帝的国家,赵宋在长期的战争中还一再吃败仗,以致每岁纳币输贡,只得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以对等的国与国的关系处理与辽及西夏事务,故宋人所用“中国”一词,便具有较清晰的国体意味,初次有了国家疆界的分野。当然,真正国体意义上的“中国”概念,是在与近代欧洲国家建立条约关系时正式出现的。
欧洲自17世纪开始形成“民族国家”,并以其为单位建立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秩序。清政府虽然对此并无自觉认识,却因客观上与这种全然不同于周边藩属的西方民族国家打交道,而需要以一正式国名与之相对,“中国”便成为首选。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开首以满文书写清朝使臣职衔,译成汉文是:“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
至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主义列强打开清朝封闭的国门,古典的“华夷秩序”被近代的“世界国家秩序”所取代,“中国”愈益普遍地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名来使用,言“居四夷之中”的含义逐渐淡化。同时有“大清”、“中华”、“中国”等多种提法,而“中国”用例较多。
随着近代中国的经济及社会生活日益纳入世界统一的市场,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应运而生,以争取平等的国家关系和公正的国际秩序。此时,拥有一个恰当的国名就显得至关重要。梁启超、汪康年等人力主,应当扬弃“中国者,天下之中”的妄见,但“中国”这个自古相沿的名称可以继续使用,以遵从传统****惯,激发国民精神。
辛亥革命后,“中国”便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为国人所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绪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第一节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
一、“文化”的概念
(一)文
1.“文”的本义:各色交错的纹理
: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由是文籍生焉”,。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相对称。《尚书·舜典》“经纬天地曰文。”其三,在一二之上进一步导出美、善、德行之义。《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
二)化
1.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
2.“化”的引申义: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教行迁善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三)“文”与“化”连用
中国古代对文、化连用的释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是宗法王朝所实施的文治教化和社会伦理规范。
《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可见,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
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束皙:“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萧统《昭明文选》)
文化:文治教化之意。
西方对文化的释义:英语、法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
拉丁语的Cultura原意指耕作、掘恳、居住、动植物培育等与物质生活相关的意义,这种用法至今仍在“农业”(a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