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海市城市森林发展规划
编辑课件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的发展目标与规模
第三章:森林发展布局规划
第四章:市郊大型片林发展规划
第五章:纵横林带发展规划
第六章:沿海防护林发展规划
第七章:河流及湖泊沿岸防护林发展规划
第上海市城市森林发展规划
编辑课件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的发展目标与规模
第三章:森林发展布局规划
第四章:市郊大型片林发展规划
第五章:纵横林带发展规划
第六章:沿海防护林发展规划
第七章:河流及湖泊沿岸防护林发展规划
第八章:道路景观林发展规划
第九章:工业污染隔离林带规划
第十章:分期建设规划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的对策与政策保证
编辑课件
第一章总则
此规划是指导上海市森林建设的依据,是为实现总体改善上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提高上海市的国际地位和综合竞争力、实现上海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规划年限为2001-2020年。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编辑课件
规划的指导思想:
1、上海市森林的发展建设具有高起点和前瞻性,把森林发展建设放在全国乃至全球背景的战略高度考虑。
2、以上海市政府《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为依据。与《上海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和《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l997-2010)》协调一致。在上海市总体规划框架下进行森林规划,以保证建成的森林的稳定性不受城市建设的影响。
3、规划应遵循生态系统原理。在整个上海市6340平方公里面积上建设森林是一个大型的生态系统工程,上海市森林建设,要城区和郊区同步发展,建立城郊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系统。
4、规划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则。注意生物多样性保护,使得建成的森林不仅是植物的保护地,也是动物的良好栖息地。
5、规划应遵从植被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森林群落的设计和树种选择要遵循植被地带性原则,并考虑土壤对树种的影响;森林功能定位、森林的养护等要遵循群落生态学原理;森林的空间布局要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
6·规划应贯彻生态、礼会、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既要注重生态和社会效益,也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上海市森林建设还应与城郊农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
编辑课件
第二章规划的发展目标与规模
第六条发展目标,·规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相一致规模的,能够代表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具有综合生态环境效益的近自然型森林生态系统。
主要标志:
l、上海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
2、形成布届合理,具有上海特色的森林生态系统格局,形成与上海城市总体格局“中心一新城--中心镇--集镇”城镇体相匹配的森林生态系统。
3、水源得到良好保护。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得到控制,生物多洋性得以合理保护,初步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的良好生态环境"目标。
4、树种配置合理,林种比例协调。森林的管护容易,成本低。
5、按照规划分期实施情况,在近期规划建设完成时,上海市实现城市森林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增加9·61%;中期规划建设完成时,(),%;远期规划建设完成时,上海市实现城市森林造林面积338,24平万公里(合50·7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5·34%。
编辑课件
第七条规划的规模
规划到2020年,(合1964万亩)。加上上海市城郊现有森林面积,以及四旁树6000万株,折合300平万公里(合45万亩),则到2020年,,%。
编辑课件
第三章森林发展布局规划
第八条规划布局的原则
在上诲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上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以景观生态学原则为指导。即从与城市结构的一致性,自然地理条件的协调性,景观要素的连接性,景观格局的均匀性,景观结构的层次性,景观要素的整合性等原则出发,中心城与郊区绿化同步发展,侧重点在郊区。
第九条规划布局:
形成“二环、八纵、五片、一链、多廊、多带、”相结合的网络状空间布局结构。
二环八纵、五片一链。生态腹地,绿地前沿。河湖涵养,海岛风防。
编辑课件
1、“二环”是指以控制中心城扩张的外环线和连接郊区新城与中心镇的郊环线为轴,建设500米宽的大型环形林带。
2、“八纵”是指沿主要河流·(金汇港、赵家沟等)和快速干道(沪芦快速干道、沪-杭快速干道、沪-宁快速干道等)为主线,建成1000米宽的大型林带,目的是把郊区和海上清新空气导入市区,以促进空气流通,有利于城郊热量平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