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理论知多少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狗的唾液分泌的实验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律:;在没有无条件刺激的伴随下,多次单独呈现条件
学习理论知多少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狗的唾液分泌的实验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律:;在没有无条件刺激的伴随下,多次单独呈现条件刺激,使得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的过程。;条件反射建立后,条件刺激和类似刺激都会引发条件反应。;使有机体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而对其他刺激不作反应。;中性刺激可以作为条件刺激与另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反复结合,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观
(一)华生(,1878—195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于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二)华生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学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的次数越多,习惯形成的就越快、越牢固,练习在习惯形成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因律;当伴随一个刺激出现多种反应时,最近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而被保留下来。
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1874—1949),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一个采用实证主义取向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主要著作有《教育心理学大纲》(三卷本,1903/1913—1914)、《人类的学习》(1931)、《需要、兴趣和态度的心理学》(1935)等。
二、经典实验:饿猫开谜箱
三、桑代克理论的学习律
准备律(情境与反应间的联结是否能够建立,取决于个体身心的准备状态。)、效果律(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否能建立,依反应之后是否能获得满足的效果而定)、练习律(经常练习会增强联结)。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班杜拉(,1925—),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主要代表著作有:《青少年的攻击》(1959)、《社会学习理论》(1971,1977)、《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的认知理论》(1986)等。
二、学习观:班杜拉指出,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或模仿学习)就是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把完成某一活动所需的各种反应技能整合成完整的行为模式传递给观察者,使其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三、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四、观察学习的强化过程: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能表现出来。动机过程是指个体不仅通过观察从榜样身上学到了行为,而且也愿意在适当的时机将学得的行为表现出来。是否产生动机过程会受到来自过去他人和自身在类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的影响。这些强化包括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
班杜拉认为强化不仅包括外部强化(直接强化),也包括内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协同作用,不论个体受到的是外部强化还是内部强化,都能帮助个体认识到行为和强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对下一次强化的期待。
五、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矫正:强调运用自我管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认知行为矫正就是通过作用于内隐的思维过程来矫正外显的行为。包括三个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一)由韦特海默创立,代表人物主要有苛勒和考夫卡
(二)格式塔的经典实验:1.“接竿问题”实验,2.“叠箱问题”实验。
(三)格式塔的学习实质:(认知)的重组。,同时有助于迁移。。
(四)顿悟学习:所谓顿悟,指的是学习者突然觉察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领会到自己的动作为什么和怎样进行,领会到动作、情境与目的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体自身积极主动的组织和建构过程。格式塔理论认为,顿悟是真正的学习,其核心是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的细节。顿悟学习本身具有奖励的性质,学习者在了解到有意义的关系、理解了完形的内在结构、弄清了事物的真相后,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和兴奋感。
格式塔学硬背和机械训练,指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通览问题情境,明了如何解决和为何如此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领会问题的前提下产生顿悟。
(五)格式塔的学习律:即知觉的规律。知觉最基本的规律是包含律。通常伴随着五条知觉律:接近律、相似律、闭合律、连续律和成员特性律。
二、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