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7月,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4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2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呼吸功能锻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7月,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4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2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呼吸功能锻炼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吸氧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肺癌;肺癌根治术;呼吸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672-3783(2019)01-0014-01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因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烟草的泛滥、室内以及室外空气质量的恶化等原因,我国肺癌发生率逐年上升[1]。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生率以及早期检出率上升,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开展例数显著增长[2]。肺癌根治术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较大,尽管肺保护通气策略得到广泛应用,但因手术、麻醉等原因,患者术前肺功能仍然明显减退。呼吸功能训练是肺癌根治术后基本护理内容,但是实际落实质量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提升肺癌根治术康复质量,医院尝试强化呼吸功能锻炼管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7月,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原发性肺癌;②初次手术;③肺癌根治术;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拒绝参与研究;②医疗卫生工作者。入选对象48例,其中男40例、女8例,年龄(±)岁。病变的部位:左上肺15例、左下肺9例、右上肺12例、右中肺10例、右下肺2例。手术类型:肺段切除术32例,其他1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24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病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常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疼痛管理、术后呼吸道管理、机械通气管理、营养支持、雾化吸入护理等,术后常规呼吸功能锻炼,病情稳定24h后进行缩唇训练,可以下床活动后,增加训练强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准备:①完善评估,及早开展。医护一体化评估呼吸功能训练的条件,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气胸、颅内高压、不稳定血流动力学等对象,应禁止停止训练,餐后2h内也不应训练。坚持医护一体化,将呼吸功能训练与气道管理、呼吸机监护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盲目开展,动态评估康复训练的条件。②术前健康教育,需要针对呼吸功能训练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训练的必要性,术前开展适应性训练,让患者掌握基本的训练方法、配合方法,利于术后及早开展康复训练[3]。
(2)呼吸训练的实施:①坚持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吹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