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眩晕诊疗方案2013.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眩晕诊疗方案2013.doc

上传人:wdwd123321123 2022/9/9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眩晕诊疗方案201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8
2013年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眩晕(TCD编码为:BNG070)
西医病名:椎动脉型颈椎病(ICD—10编码:+)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12/8
2013年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眩晕(TCD编码为:BNG070)
西医病名:椎动脉型颈椎病(ICD—10编码:+)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主症: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旋转不定,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或不能起卧。
(2)次症:恶心、呕吐、汗出、震颤、甚则昏仆欲跌.
(3)其他: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颈性眩晕(即椎-基底动脉缺血征)和猝倒史,且能除外眼源性及耳源性眩晕.
(2)个别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症状。
(3)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4)X线片显示椎关节不稳及钩椎关节增生。
(5)椎动脉造影及椎动脉血液检测可协助定位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二)证候诊断
1。肝阳上亢:主症:头晕目眩、耳鸣,巅顶头痛且胀,烦劳或恼怒时加重。
兼症: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少寐多梦。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脉弦.
2。风痰上扰:主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蒙。
兼症:胸闷,恶心欲吐,少食多寐,、脉象:舌胖苔白腻,脉濡滑.
:主症:头晕目眩,头痛如刺。
兼症: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或唇色紫黯。舌、脉象:舌有紫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2/8
4。气血两虚:主症: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劳则即发。
兼症:神疲心悸,气短声低,面色少华,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脉象:舌淡边有齿印,脉细弱。
:主症:头晕耳鸣,头痛且胀。
兼症:面色潮红,健忘,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脉象: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三、中医药综合治疗
(一)针灸治疗
1。体针:常用穴:百会、颈夹脊(c2-3)风池、天柱、内关
方法:每次选用4~5个穴位,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的间歇采用腹针治疗。肝阳上亢加太冲、侠溪穴,泻法;风痰上扰加中脘、丰隆,平补平泻手法;瘀阻脑络加膈俞、血海,泻法;气血亏虚加关元、足三里,补法;肝肾阴虚加太溪、肾俞,补法。
:颈点、心、肝、肾、交感、神门、枕。每3日1次,5次为一疗程。
:在后颈部沿着督脉、双侧足少阳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叩刺,均以局部鲜红渗血为度,叩刺后立即在颈项部加拔火罐治疗。
: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操作前先按摩耳廓使其充血,选取耳背较粗大而明显的静脉血管处,常规消毒,术者左手提拉耳廓,以充分暴露耳背部静脉,右手持针头,斜面向上对准选刺部位,快速点刺,使其血自然流出,一般3-5ml为宜,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
(二)特色治疗:
1。项七针:取双侧的风池、天柱、完骨及风府穴。穴位常规消毒后,、完骨、天柱、风府穴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