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方法.doc

上传人:珍珠夸克 2022/9/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方法
许春新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办法》)正式取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现了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的角色转换,“以人为本”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方法
许春新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办法》)正式取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现了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的角色转换,“以人为本”的救助理念被重视,并在救助管理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救助管理工作的基本服务理念。《救助办法》的制定是一个进步,使一些确因生活困难的乞讨人员得到保护,但在执行中会遇到一系列难题。
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别的救助站转来,需要安置的流浪乞讨人员,仅有小部分人是寻求救助的。而在这一小部分自愿寻求救助的人中,有投亲不着、务工不着、无钱看病、从家里走失、被偷盗等有临时困难的人,而有长期生活困难的人,反而选择在外长期流浪乞讨,拒绝进站接受救助。
对待进站受助人员,救助管理站的工作程序为接收进站——采集信息——联系流出地政府或流浪人员家属——送其回家或由流出地政府接回。工作人员缺乏对不同类型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特征等的分析和交流,在救助中把求助者置于不平等的地位,给予施舍性的物质救助,使求助者难以接受。
在我们国家,救助管理站充当救助“中转站”的角色,而不是长期的福利机构。因此,就如何做好这个“中转站”,如何更多地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认真界定救助对象
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很复杂,应区别对待。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政府给予帮助、关爱,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与爱护。救助对象的范围目前没有明确界定,救助站在短时间内难以核实救助对象的背景,且目前《救助办法》也没有规定救助站可以核查救助对象身份。乞讨人员在市区内乞讨影响交通和市容市貌。抛开形象考虑救助站应该从人道主义出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这是一个更具人文关怀的制度,它意味着对流浪乞讨、无业人员不再以清理为目标,而是以救助为原则。
二合理安置实施救助的每一位流浪乞讨者
救助站要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甄别,流浪乞讨人员在救助站接受一段时间的临时救助,由救助站提供住宿、饮食和衣物。查清被救助人员原籍后,救助站免费购买车票送其返回老家;查不到原籍或根本没有户口的,经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后送本地社会福利院。
流浪乞讨人员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另一种是职业乞讨。他们有的是被传销组织骗过来,身无分文;有的是来这里打工,被老板骗薪欠薪,生活无着;有的是在其他地方打工,被偷、被抢、被骗,回不了家的……对这些真正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只要被发现或自己向救助站求助,都应得到帮助。对于真正的流浪乞讨人员,宣传引导公众帮助他们。在救助行动中,常发现一些乞讨行为带有欺骗性质,这类职业乞讨人员不会自愿接受救助管理。依照《救助办法》,救助实行自愿原则,只要这些流浪乞讨人员没有违反法律,就不能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安置是杜绝职业乞讨人员的良方,要避免职业乞讨人员重操旧业,救助站与救助对象原籍民政部门要取得联系,对他们予以安置,有劳动能力的,安排进行生产劳动;无劳动能力的,应纳入低保。并将职业乞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