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户外活动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户外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2112770869 2022/9/10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户外活动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页
小桥摇摇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嬉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爱好,提高幼儿有意留意的时间。
2,活动中运用视听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协调幼儿留意的安排性。
3,能在不连续放置的平衡台上走或者是跳,刺激幼儿第1页
小桥摇摇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嬉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爱好,提高幼儿有意留意的时间。
2,活动中运用视听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协调幼儿留意的安排性。
3,能在不连续放置的平衡台上走或者是跳,刺激幼儿的前庭平衡器官,培育幼儿的英勇,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4,通过一起造桥,搬家等,培育幼儿勇于创建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活动打算:
器械打算:4~6块“大石头”(平衡台),两根长条纸做成河岸线(适当距离),8块红色平衡台(小猪的家),8块蓝色平衡台(小羊的家),8个小猪和小羊
的胸饰,一个狼和狼家的标记,若干个礼物及装礼物的小篮子若干
音乐打算:猪猪村和咩咩村的标示牌,大灰狼的音乐(狮王进行曲)和欢快的背景音乐
场景图如下:
(三)活动流程:
造桥——搬家——找礼物送礼物——大灰狼来了——解救小动物——结束
(四)过程实录:注解和自我评析
1,造桥
①T:今日的天最终放晴了,小猪小羊我们一起玩玩去吧。(来到河边)呀,不好,河上的桥被大水冲走了,那我们怎么过去呀?
以“开门见山式”直接进入主题,恰好前几天刚下雨,利用此环境背景,顺当引到下面的活动“造桥”。
②幼儿相互探讨,并尝试找材料造桥。
S1:找棵树来当船驶
第2页
S2:打  引发幼儿富有创建力的想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建力,运用已有阅历来想方法。
引发幼儿富有创建力的想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建力,运用已有阅历来想方法。
③利用环境资源—河岸边的“大石头”让
幼儿自己来造桥。
在幼儿充分想象后,我让幼儿自己来造桥,并在四周找找有没有自己讲到的这些东西,结果他们只找到了“大石头”,很快幼儿纷纷动手搬起“石头”来。在此过程中,我始终做一个支持者,激励幼儿的各种创建性行为,个别实力强的幼儿主动指挥其他幼儿把“石头”搬成一竖排。此时幼儿已经进入情境中,松松冲上去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把前面的一块石头往前挪,站不稳就跪在石头上挪,后面的幼儿跟着一起激烈地喊:松松,当心啊!期间,幼儿间相互关切的气氛荡漾在整个操场上。幼儿一个个的传石头,挪石头,还有的紧紧拽前面一个人的衣服,不让他摔下“河”。
④过桥,桥最终造好了,第一个松松过去了,孩子们激烈得欢呼起来!接着过了桥的幼儿还站到最终一块石头上,去搀扶后面的幼儿过桥。不需言语,好多幼儿纷纷在此时伸手去帮忙后面的同伴。相互关爱在此又得以浓浓的体现。
登山
活动目标
通过快速奔跑的动作练习,锻炼幼儿腿部肌肉的力气,双手的敏捷性。培育幼儿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梅花桩”若干(梅花桩用5个易拉罐灌沙后捆扎在一起,固定好)。旗杆两根。

活动玩法
,分别列队站在起跑线后。
,幼儿齐念儿歌:“山再高,路再险,登山队员都不怕。”老师发信号:“登山开始!”各队排头的第一名幼儿手持手绢,走过一段“梅花桩”地,向表示高山顶峰的旗杆处奔跑,跑到旗杆下把手绢系在旗杆上表示登上高峰。然后在旗杆旁招手致意,第二名幼儿看见招手,马上手持手绢动身。走过“梅花桩”,接着向高峰快速跑去,把手绢接着系在旗杆上。后面的幼儿依次同样进行,直到全队人员登上高峰,齐声说:“我们成功了!”最终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寻宝藏
活动目标:
1,宠爱在小区自然的环境中,尝试新颖 的,有野趣的活动,培育亲近自然的情感。
2,初步培育英勇,不怕困难的意志力。
第3页
活动重点:
尝试野外嬉戏,体验野外活动的欢乐。
活动难点:
提示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留意安全,提高幼儿自我爱护的意识。
材料打算:
1,怪兽,宝藏,勇士奖章各若干
2,投掷工具:海洋球,沙包,酸奶瓶,报纸团,可乐罐等。
3,活动前,在个别体弱幼儿后背上垫好毛巾,以便于在出汗时及时抽取。
4,录音机一台。
设计思路:
新课程明确指出: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开展各种富有野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加和综合运动实力的培育;同时,也要借助社区和周边的环境资源,开展安全的,相宜的多种活动。
基于对二期课改课程新理念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了我园所处的有利地理环境优势(小区的花园旁边),并以我园的总课题《实施整合教化,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为指导,改变了以往狭隘的,单一的幼儿园活动模式,大胆地让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