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45例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复发的治疗体会
陈学军[摘要]目的:观察胸腔微创导管引流加胸腔注尿激酶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初治后1-3年复发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5例,10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积液较多(245例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复发的治疗体会
陈学军[摘要]目的:观察胸腔微创导管引流加胸腔注尿激酶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初治后1-3年复发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5例,10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积液较多(),经微创导管引流加多次胸腔注尿激酶治疗;病程3个月以上伴有显著胸膜增厚35例经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果:全部治愈,随访3年,未有复发,疗效肯定。结论:对于病程短(3个月内)的复发结核性胸膜炎,尽量内科治疗,胸腔导管微创引流加尿激酶疗效确切;对于病程超过3个月伴胸膜显著增厚,尽快行外科治疗,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脓胸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复发;胸腔微创导管;尿激酶;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1(b)-193-02
结核性胸膜炎复发,临床较为常见,多因抗结核治疗不正规,不足疗程,不能及时排液或排液不彻底造成胸膜增厚,积液包裹。3年来,我科采用胸腔微创导管引流加胸腔内注尿激酶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复治结核性胸膜炎,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6~2009年收治45例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复治病例,初次治疗后1个月~3年复发,其中于结核专科医院确诊并经正规系统抗结核治疗者15例,于综合医院确诊并予治疗的患者30例,因症状缓解,X线胸片(B超检查)吸收或好转、药物副反应等因素而中断抗结核治疗的患者27例,年龄17~70岁,平均35岁,男性30例,女性15例,初治时抗结核治疗加经中心静脉导管微创引流或胸穿排液者32例,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者13例。
症状:多以胸闷渐进性加重为主,多伴有胸痛、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其中2例胸痛剧烈,位置局限且固定,肋间辐辏严重,经纤维板剥脱,肋间缩窄恢复后胸痛消失。分析原因系肋间缩窄压迫肋间神经所致。体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28例有不同程度的胸廓塌陷缩小,肋间隙辐辏,其中8例患侧肩低,4例脊柱轻度侧弯,3例包裹处附近有胸壁包块。影像学检查:肺CT见胸腔内包裹性积液,胸膜不同程度增厚,38例胸廓缩小,肋间隙变窄,患侧肺脏受压萎陷,有时萎陷的肺组织呈团块状与包裹相连,容易误诊为肺内病灶,经手术证实为萎陷的肺组织。包裹影位于下胸腔36例,位于肺尖、纵隔旁、肩胛附近9例。B超检查:~,病程在3个月内积夜较多,胸膜增厚较轻;3个月以上积夜较少,多以胸膜增厚为主。
10例病程在3个月内积夜较多()行中心静脉导管微创引流术,根据B超定位选择穿刺点,穿刺部位选择在腋前线第3-7肋间,腋中线第4~9肋间,腋后线第7~9肋间,肩胛线第7~10肋间。特殊部位,比如肩胛间区包裹,患侧上肢内收,手扶对侧肩部,闪开肩胛骨显露积液部位;胸膜顶包裹,可选在锁骨中线第2或者第3肋上缘;然后常规置管,引流满意。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微创引流加多次胸腔内注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