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ppt

格式:ppt   大小:625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ppt

上传人:小可爱 2022/9/11 文件大小:6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经济上:
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简单协作;井田制;大禹治水;
手工业:织机,斜纹提花织物;妇工;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文化上:商文化的特殊地位;甲骨文、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绘画、《夏小正》。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
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
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
诸侯各国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
选官制度:世官制
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生产力显著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垄作法使用;
土地制度:“初税亩”,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
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私营手工业。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商业繁荣。
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学术下移;教育打破学在官府局面,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3)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和文艺有了发展。
科技: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石氏星表》、《甘石星经》;医学《黄帝内经》;战载文字:大篆;文学《诗经》、楚辞;战国的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文化上:秦朝“焚书坑儒”;汉初“无为而治”。汉武帝时形成以“大一统”、“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并确立正统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思想专制:
“焚书坑儒”、“无为而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科技、文化、教育、绘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九章算术》、天文学(浑仪、地动仪)、造纸术的发明、《氾胜之书》。
秦小篆,汉隶、楷书;“汉赋”。
绘画门类丰富,壁画、帛画;《夫妇宴饮图》。太学、察举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总特征】:
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士族制度形成;北方各族封建化,初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九品中正制;
经济: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思想: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具体史实】
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士族制度、北方各族封建化,初步形成三省体制,北魏孝文帝改革、九品中正制;

经济:
农业:《齐民要术》、间作、套作技术,绿肥种植、翻车(灌溉工具),北魏均田制、三国屯田制;耕耙耱技术,。江南得到开发,开始赶上北方。
手工业:灌钢法、成熟的白瓷;
商业:社会动荡,北方商业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商税及其相关税种成为东晋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南方商业有所发展,出现草市和草市尉
文化:
(1)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道精华取得新发展——“三教合一”;士人群体的形成
(2)科技文艺:祖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