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古韵悠悠.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韵悠悠.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9/1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韵悠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韵悠悠·那一坛醇厚的老酒(主题班会课)
有一类歌曲,它们把古典的诗文和现代的旋律嫁接在一起,别有韵味。常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这类流行歌曲呢,也因有了“诗书”的渗入而透露出和众不同的“气质”.这类歌我称之为“古韵新唱”,它们有《月古韵悠悠·那一坛醇厚的老酒(主题班会课)
有一类歌曲,它们把古典的诗文和现代的旋律嫁接在一起,别有韵味。常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这类流行歌曲呢,也因有了“诗书”的渗入而透露出和众不同的“气质”.这类歌我称之为“古韵新唱”,它们有《月满西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涛声照旧》《愚公移山》《霸王别姬》《烟花三月》《送别》《东风破》等等,它们也深受学生的欢送.
高考压力大,学****紧张,我把学生从四方墙内带出来,到草地上席地而坐。前面是滚滚向东的潭江,江面偶有小舟驶过;岸边是几株相思树,吐出绿芽;背后是绿叶萌发的桃树,桃花朵朵开。在这样美丽而诗意的阳春三月,我们翻开这坛尘封已久的“老酒",品味佳酿.
我说:“我们所在的地方,桃花盛开,红豆萌枝,春江潮涌,水荡舟摇。"
同学们还沉浸于这美丽的春景中,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我翻开录音机,音乐响起。同学们才渐渐地安静下来。
我说:“这么美的春色,这么美的心情,我请大家听首歌吧,助助兴。”
我播放歌曲—-
《烟花三月》:
牵住你的手
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
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
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
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吆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听完歌,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
“哇,好诗意哦。”
“旋律也很好听.”
“我听过男歌手唱的,不过,还是这位女歌手唱得好,更抒情些.”
“引用了很多诗句哪!”
我抓住这位同学的话题:“是啊,歌里引用或者化用了不少诗句,大家知道诗句的出处和原句吗?"
同学们更活泼了:
生1:“故人西辞黄鹤楼,,惟见长江天际流。"
我说:“知道这一首,不算什么,因为这是最明显的一首,歌的主题都是取自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呢。”
生2:“还有那句‘二十四桥明月夜’呢,出自……一时记不起来了。”
生3:“好似这句的下一句诗是‘玉人何处教***’吧?"
我说:“没错,就是这一句,作者是杜牧。”
生4很兴奋地说:“我想起来了,是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我说:“没错,就是那首诗。大家的记忆被激活了,真棒!那,你还记得全诗吗?”
他摇摇头。
我说:“那,我背给大家听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我还没来得及往下背呢,同学们就齐声跟上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我说:“歌里还借用了哪些诗句呢?”
生5:“这首歌让我想起姜夔的名诗《扬州慢》,我也说不上详细是哪一句。”
我问:“哦,那你还记得全诗吗?”
生5:“背不下来了。也许还是那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吧."
我说:“是,在姜夔的《扬州慢》里,‘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本就是化用杜牧的诗,看来好句大家都用,如今这诗啊,又被用在流行歌曲里。”
我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