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老街印象(七十二).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街印象(七十二).doc

上传人:卢卡斯666 2022/9/1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街印象(七十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街印象(七十二)
老街不长,充其量只在三里左右,从街头走到街尾顶多半个小时,可以全部看个遍。
但是,老街给我们留下的人文历史、民情风俗,那些历史上曾经的风云人物走过的印记,足够你三五七八年,难于把它讲清透。
老街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老街印象(七十二)
老街不长,充其量只在三里左右,从街头走到街尾顶多半个小时,可以全部看个遍。
但是,老街给我们留下的人文历史、民情风俗,那些历史上曾经的风云人物走过的印记,足够你三五七八年,难于把它讲清透。
老街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记载了老街人们的心酸史、创业奋斗史。
那些啼笑皆非的事,那些鲜活的人物长久的留存在老街人们的记忆之中。
由于老街的人们,沿袭着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小农经济观念根深蒂固。出门就见山,从山外看老街,根本难于寻觅到它的踪迹;从山内看外面,被层峦叠翠的群山团团包围住,不知有汉,更何况知晓魏晋。
封闭的山,使老街的人们思想不开放,长期的禁锢,又使这里的人们心胸比较狭窄。随遇而安的情况比较严重。见不得别人家比自己家好,否则的话,就会出现窝里斗。更有甚者,就会出现拉帮结伙,压制异己。你看,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了,老街上的人们,有几户人家,真正发财致富了?其实,都让老街以外的外来人,把钱都赚走了,赚得盆满钵满。
就拿七十年代初、中期,某部队经过长期勘察,觉得老街这里。四维的山关得严实,很适应供战备用的空军军事基地。
别人单位是带着诚意来洽谈此事,可是,老街的人们眼前只有钱,给钻进了钱眼里,把别人部队吓得望而生畏、望而止步。
七十年代后期,上面准备在老街建一个规模宏大的“可可”厂,老街人们狮子大开口,硬是把别人厂家吓走了。以后就是不敢涉足这个地方。
不说远了,就说前些年,当地村委会抓住国家投资农村基础建设这个大好机会,四处凑集资金,将“丹水河”沿岸河堤加固、拓宽,修起了沿岸公路。准备恢复古时旧观,在“丹水河”北岸修建“巴人故居”群落风情街,可是,公路早已修建好,开始也有车辆通行,事过已有好几个年头,现在的沿河公路,已是杂草丛生,坑洼高低不平。我想,纵然招商引资难度很大,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老街人们只是在做“井底之蛙”,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看长远,只顾眼前。
说起老街人们“窝里斗”,给我印象最深的,曾经在老街发生了这么一件荒唐事:
事情的原委还得从头说起,原来老街在分田到劳后,集体的大操场成了相对闲置的地方,再加上镇农村信用社土地使用证,上级城镇规划部门都早已批下来了,准备在这儿修建一栋办公大楼。
开工放线的时候,老街人们经少数人鼓动,邀来部分人前来闹事。手拿钢钎、铁叉硬是百般阻挠,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我在家住的门口,倒块水泥晒坝,以方便收粮季节翻晒粮食。师傅、其它人工都请好了,砂石料都搬到了现场。可是,正准备施工,几个走马灯似的人物,在施工现场,横翘鼻子竖挑眼,指东说西。
对于这些人,我是嗤之以鼻,不加理会,排除左右干扰,硬是把水泥操场倒成了。后来也方便了家住周围的左邻右舍。
……
凡此种种,就可以窥一斑而观全豹。
通过这些发生在老街上的事,不禁使我想起了《不做井底之蛙》的故事:
“青蛙被飞鸟讽刺一番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定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青蛙努力地要爬上井口,当爬到井口是,青蛙一是满头大汗,疲惫不堪的青蛙本想放弃,可是一想到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