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煤炭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思考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范维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思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及其途径,对于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煤炭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思考
,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内涵极其丰富。
对煤炭工业来讲,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煤炭工业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在煤炭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煤炭工业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
经济效益好,就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培养名牌产品,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
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
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环保产品,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煤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
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
安全生产好,就是要加强安全监管,尽快弥补安全投入欠账,依靠科技进步,抓好安全技术改造,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最大限度地搞好安全生产,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和生存。
总之,煤炭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适当扩大就业机会的工业化,是大力改善安全生产的工业化。
实现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煤炭工业已经基本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但是,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还远没有实现,总体上看还是粗放型的,还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
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环境制约突出,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改革滞后,经济效益差,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和国际市场挑战日益严峻
经济结构不合理
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大中型矿井平均年产仅80万吨,小煤矿平均年产不足1万吨。2002年前五家最大煤炭企业市场占有率仅在16%左右。
产品结构单一。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非煤产品收入不足总收入的1/3,多数企业仍是单一产业、单一产品。全国煤炭洗选比例仅在35%左右。
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低。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作业并存。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不足40%,小煤矿基本沿用原始落后的采煤方法和笨重的体力劳动。
劳动力素质低。煤矿从业人数多,超过世界其他产煤国家的总和。不少从业人员处于文盲、半文盲状况。煤矿全员工效仅为一些发达国家的10%左右。